20080807大紀元時報  台灣經濟怎能仰賴中共國
上一頁 向上 下一頁

20080807大紀元時報  

吳惠林(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馬政府上台短短兩個月,天災人禍不斷降臨台灣,除了考驗馬政府的危機處理能耐外,對於新政府一意孤行的「親中」政策,也是一大檢驗。撇開政治等「非經濟層面」不談,純就台灣經濟這個台灣最重要命脈來說,馬政府從選前大力主張,到上台執政快速推動的兩岸開放政策,將台灣經濟單獨寄望於中國的做法,非常值得檢視。

「開放陸客」賠了夫人又折兵

對於「開放陸客」這道開胃菜來說,殘酷的現實是:來台觀光的陸客人數嚴重縮水,對於台灣相關業者無實質幫助,投下鉅資準備的業者只能盼望鏡花水月般的「馬政府政策的充分兌現」陸客很快會蜂擁來台」。等不到陸客,竟然連日本旅客也萎縮,簡直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兩面落空也就罷了,台灣政府人員所表現出的卑躬屈膝,大損尊嚴的模樣,更令人感慨萬千!而包機通航又提供台灣人民更方便到中國觀光消費,一來一往,大消小增的結果,對台灣經濟不是大失血嗎?

其次,馬政府宣布開放12吋晶圓廠赴中國,以及鬆綁40%到60%赴中國投資限制,姑且不論其實質效果如何,該政策與「跨國企業考慮撤離中國」的現實正好相反,怪不得有論者認為馬政府是要台灣救中國經濟,而非讓台灣經濟找到活水呢!

根據博思艾倫諮詢公司〈Booz Allen Hamilton〉和上海美國商會前陣子發布的「中國製造競爭力」調查報告,約20%的跨國企業考慮撤離中國,理由為人民幣大幅升值,以及中國的勞動成本上升。今年以來廣東地區已傳出數千家廠商倒閉,導致東莞上半年工業利潤出現7年來的首度負成長。

跨國企業正在撤離中國

中國板式家具之父吳榮泉說,近兩年來人民幣升值,直接導致企業利潤壓低了約20個百分點。此外,中國在今年元月實施勞動合同法和兩稅合一,不僅壓縮廠商的獲利空間,也使得廠商的生產成本大幅升高。

該調查也顯示,儘管中國的生產成本增加很快,但很多生產條件仍落後全球水準,包括物流基礎設施、技術的取得、管理能力、對智財權的保護等方面均不足,大大削弱了中國對於外資的吸引力。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在7月初進行的調查也顯示,珠江三角洲20%的受訪港商計畫關閉工廠或放棄生產。據此可推算出,有數千家港資企業將會關閉。

另外,美國的次貸風暴越來越嚴重,全球經濟成長減緩,對主要以出口歐美為主的珠江三角洲企業而言,將面臨嚴重的生存危機。東莞向有「世界鞋都」之稱,美國是東莞最大的出口地,每年東莞有170億美元的商品直接出口美國,130億美元商品通過香港轉銷美國,訂單減少是最近東莞出口企業遇到的普遍難題。

瑞士信貸亞洲區首席經濟學家陶冬認為,未來3年內,廣東省或許將有1/3的出口型企業面臨關閉的命運。

泰迪熊撤出中國恐掀跟風

最具體的實例是德國史泰福公司這家擁有200年歷史、以收藏級精品泰迪熊聞名全球的企業,7月2日宣布因代工品質不佳,決定撤出該公司在中國的所有生產線,將工廠遷回母國。

該公司表示,從2004年開始將工廠遷往中國,選擇在中國生產泰迪熊,結果雖然降低製造成本,品質卻無法符合標準,4年來,該公司的百年品牌及精品聲譽,在國際市場上受到重創,將在2009年之前將代工廠全面撤出中國。針對此一事件,德國玩具工業公會認為,史泰福撤出中國並非個案,未來將有更多廠商跟進,預料歐美企業的代工出走,將在中國成為趨勢。

事實上,早在2007年9月,美國最大玩具製造商美泰〈Mattel〉公司,就曾因為中國製的玩具塗料含鉛量過高,在一個月內三次大規模回收市面上的中國製玩具。當時媒體報導引發國際關切,許多國際民調公司紛紛公布調查結果,顯示歐美民眾對中國製產品信心下降,盡量避免購買中國貨;有些美國廠商甚至在產地註明的標籤上,以辨識度較低的「Made in PRC」來取代「Made in China」,連美國國會也擬立法加強規範中國玩具商品的進口。

探究中國發展真相 停止向中國傾斜

這些外電報導,顯示跨國企業考慮撤離中國的原因是人民幣大幅升值和中國的勞動成本上升。就這兩個因素來說,由於中國累積的1兆8千億美元天量外匯存底,配合龐大國際熱錢的炒作,中國股市、房市等投機泡沫所呈現出的「過熱」跡象和高通貨膨脹,人民幣升值不但不可能停止,未來還會再加速,而勞動成本在高經濟成長率的必須維持下,也不可能下滑,若再考慮到北京奧運結束後諸多社會課題將引爆,中國投資環境快速惡化應可預期,而外資逃離中國應只會加速,此時再以「西進中國」作為政策主軸,實在是背離時代潮流。



所以,台灣的馬政府實應冷靜的思考跨國企業為何會紛紛撤離中國,更應傾力探究「中國經濟發展的真相」,並且更深入的探索中國社會問題的實況,不要蒙著眼、摀住耳一廂情願的帶領台商往可能是火坑的中國跳。當前台灣經濟的基本面確實是穩健,「信心低落」才是關鍵因素,除了對馬政府高期望與殘酷現實落差外,新政府一切仰賴中國的政策導向,讓台灣人民「自我失落」致信心低迷,也脫不了干係呢!(受限篇幅有刪節)

──轉自《Taiwan News財經文化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