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19大紀元時報
中國三鹿奶粉因摻入三聚氰胺,引發多起食用該奶粉的嬰兒罹患腎結石的病例。事件經媒體揭露後,人心惶惶,影響所及,台灣也重視起中國毒奶粉流入台灣市場的問題。
黑心產品可說是中國經濟的特色,黑心產品氾濫的原因,表面上看是廠商為了壓低成本,賺取更高利潤。以三鹿毒奶粉為例,廠商為減少成本,使用摻了水的鮮奶,然後再以添加三聚氰胺的方式,增加奶粉中的蛋白質含量來矇騙過關。不肖廠商為了利潤,完全罔顧三聚氰胺可能導致食用者罹患腎結石的風險,令人髮指!
但成本分析只是最表面的問題解答,真正要探究中國黑心產品出現的成因,就不得不釐清中國政治經濟的結構性問題。這次爆發的嬰兒罹患腎結石病例幾乎都發生在農村,也就是說,三鹿奶粉的消費者以窮人家為主。為什麼呢?因為三鹿奶粉便宜,價格僅為知名奶粉品牌的五分之一,窮人家買得起。這麼低價的奶粉難道消費者不會懷疑它的成分有問題嗎?可能會有讀者這麼想吧。然而在中國,窮人是沒有選擇權的,為了求生存,再便宜的奶粉還是有人買,況且相信政府會嚴格把關的消費者還是占大多數,所以事件發生的關鍵,就在於政府對廠商的監督程度,以及媒體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
政府為什麼會監督不周?是沒有能力還是官商勾結?還是有更大的原因?中國官僚體系的貪腐是眾所皆知的事實,所以無能或官商勾結都是可能的,然而,還有一個我們必須正視的可能原因。長期以來,中共當局對於廠商在農村提供低價劣質產品視而不見,目的是用以掩蓋中國的貧富差距問題。亦即低價劣質產品雖然可能危害人體,但並不是一夕之間就會爆發,而窮人若無法獲得足以支撐其生活的必需品,則可能立即產生農村暴動,而成為政治問題。所以,放任黑心產品在市面上流通以延緩貧窮問題的爆發,就是一種引鴆止渴式的策略。簡單的說,中共當局和黑心產品廠商其實是一種共犯結構的關係。
羅慧雯(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系助理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