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23自由時報
當三鹿等二十二家毒奶粉、山東毒奶精事件接連爆發,引起國人對「中國製」食品原料、成品全面性恐慌之際,農委會昨日公布最新的檢驗報告,台灣國產的十二家共十八種市售鮮乳、原料乳全數安全過關,並未含有毒物質三聚氰胺,這個消息在人人聞奶色變的嚴峻情勢中,彷彿是漫漫黑夜裡突然亮起的一盞明炬,讓大家維繫住「總算有奶可以喝」的食品安全最後信心,而這些良心食品是在台灣製造,由台灣人生產的。
「MADE IN
TAIWAN」這個標誌,從沒有比在這個時刻更讓人注目的!這個品牌,曾經在世界上走過二十年前廉價品代名詞的坎坷歲月,也正經過電子產業代工龍頭的輝煌年華,但是當食品這個最傳統的產業,就在你我的生活周遭成為最大保證的依靠時,這種感動實在值得我們共同發起一項更具積極意義的公民運動—我愛MIT。
中國毒奶事件不單純是兩岸貨通衍生的食品管理問題,在全球化影響下,早已是嚴重的國際議題。不僅美國、加拿大在第一時間宣布禁止中國所有乳製品進口的既定政策,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公開抨擊中國當局未能將此一消息盡早通知警告國際,甚至坦言實際的情況可能比目前所知的更為嚴重。
中國動植物奶製品幾乎全部淪陷,牽涉到的不只是原料,還包括在中國製造銷往世界各地之餅乾、蛋糕、布丁、三合一咖啡等等加工品是否也遭受污染的疑慮,這是現在世界各國全面武裝的原因,把改善與中國政經關係放在前位的台灣新政府,先前的危機處置被國人批評為慢半拍,現在亡羊補牢檢討現有食品管理法令不足、產地標明執行不力等等漏洞時,更應該提高治國的格局反省思考,如何對植基於這塊土地的MIT傳統產業加把勁,讓他們在這個絕佳的時空條件下有開創產業新生命的可能。
毒奶事件應可令國人了解,以產值去界定一個產業是否具重要性的觀念是個絕大的錯誤,把所有的眼光寄託於電子、高科技,並不足以使人民安居樂業。政府可以劍及履及檢討的是,如何在資金、人才、技術上給予重點支持,具體可為的包括:目前經濟部的科專計畫是否應提撥更多的資源,來投注於對食品、紡織等傳統產業的輔導,一方面協助其技術升級,一方面鼓勵其建立品牌,強化行銷能力;工業技術研究院也應該調整比率,率領專業團隊更規模化地支援傳統產業,成為其知識的後盾。
其次,在改善傳產的經營環境上,政府對於在世界貿易組織(WTO)架構下,以不公平貿易大量進口台灣的中國、越南等各類低價產品,必要時必須勇於打國際官司訴諸反傾銷控訴,以為業者爭取更多的發展時間,不應忌憚於對中國貿易的龐大失衡而投鼠忌器,曾經引起抗爭的雲林毛巾事件,就是一個足供反思的案例。
第三,在防弊措施上,中國食品的原料與製造產地標示法令不夠嚴明,相當原因是台灣許多大食品廠商為降低經營成本在中國設廠,產品再回銷台灣,這些利益團體成為立法與執行時的掣肘力量,為了國人生命安全至上的目標,排除不當干預,明確將加工食品原料產地列為標明規定,並對進口商科以產品流向管制責任,施與適當罰則,才能嚴厲把關。
最要者是,由中國而來的各類產品,價廉是唯一的誘因,受到景氣與物價的雙重衝擊,使得廠商的經營計算與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在在產生了變化,國人一方面應督促政府採取有效提振經濟方案與管控物價措施,一方面也必須多多從愛用國貨開始,為正派經營的MIT業者廣闢源頭活水,也使台灣製走向壯大。
台灣由貧窮走向富裕,從粗具規模邁向進步精緻,已經建立屬於台灣的特有名牌,這個名牌歷經中國毒奶事件,可以屹立不搖者,必是不含中國成分CHINA
FREE的,其中的啟示十足深遠,台灣該連結什麼樣的安心、安全?不假外求,由MIT自己做起,才是最大的保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