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23自由時報
李前總統琉球之行的和平對話
李前總統前往琉球訪問,第一站將到二戰遺跡、平和公園。李前總統以私人身分參訪這些地點,代表經歷戰爭世代的政治家對歷史記憶的情感;在公共議題上,這次訪問琉球戰跡遺址,表徵了台、琉、日、中之間複雜歷史記憶之外的國際政治意涵。以創造東北亞和平對話環境的當代觀點來看待李前總統的琉球之行,顯示了東北亞鄰國人民回溯歷史,面對未來的特殊意義。
平和公園(通稱「平和祈念公園」)位於琉球本島最南端的摩文仁,是太平洋戰爭後期死傷慘烈的戰場;佔地廣達四十七公頃,主要包含了「國立沖繩戰歿者墓苑」、「沖繩縣平和祈念資料館」、「平和之礎」等各式各樣的紀念物;李前總統前去向台灣籍戰死者獻花之處,應該是「平和之礎」─成列的黑色花崗石牆上有二十三萬九千多名戰死者的名單,台灣出生者共三十四人。
平和公園內最具有教育意義的是於二○○○年新建的「沖繩縣平和祈念資料館」(一九七五年設立),該館揭示來自歷史教訓的「沖繩之心」,提出沖繩走向新世紀的和平心願。除了以琉球為主體觀點的近代歷史展示之外,「未來展望區」以教育愛好和平的新一代兒童為主要對象,展示有:一、來自世界各國兒童的夢想創作。二、今日世界的問題─地球環境、戰爭與紛爭、貧窮、富裕帶來的問題、我們的人權。三、為了世界的和平─醫療福祉、教育自然生活、人權保護、國際合作等,提供觀眾反思戰爭遺緒的當下及未來課題的思考,體現全球和平運動反映在紀念館的宏大心願─「向世界傳達和平之心」。
反思我國,目前為止並沒有以國家之名的和平紀念公園或紀念館,用以紀念二戰的台灣人日本兵、被國民黨捉到中國打國共內戰的台灣兵、甚至有被俘穿上解放軍服的台灣兵;這是為什麼曾經當過日本兵、國民黨海軍、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海外黑名單、戮力找尋國共內戰台灣兵、推動旗津「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的許昭榮先生,今年五月廿日在高雄旗津自焚最深層不為人理解的原因─為無數「無國戰士」漂泊的亡靈招魂。
(作者曹欽榮 為博物館規劃工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