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13自由時報   馬政府在金融風暴下又在製造另一種〝中國風暴〞
上一頁 向上 下一頁

20081013自由時報  

馬政府上台一百四十五天,政績一無可取,民不聊生,原本國人期待馬總統會在雙十國慶演說中表達道歉與關懷,甚至提出解決困境的對策。孰料,馬總統的雙十演說只是口頭上敷衍幾句,特地用台語說「你的痛苦,我都了解,我心中也很艱苦」、「台灣就像一個大家庭,若有一個人過得不好,咱持家的人就一天不放心」,似乎意味民眾陷入水深火熱,並非自己的責任,但了解人民的痛苦,更無絲毫懺悔之意。尤其令人失望的是,馬總統表面上對人民的痛苦感同身受,但對導致人民痛苦的錯誤政策,卻以所謂不要「因噎廢食」為理由,堅決不改,甚至變本加厲。這些政策陸續推動,根本無助於現狀的改善,只會加劇人民的絕望,台灣將在苦難的泥沼中繼續沈淪,不知伊於胡底。

馬政府執政後對於政績不佳、經濟毫無起色,大抵歸咎於國際大環境的因素,認為台灣是以出口為主的貿易國家,與世界連結甚為密切,因此無法自外於全球性金融風暴的影響。此次金融風暴確為世界的大趨勢,台灣固然無法獨善其身,但政府必須檢討的重點在於,台灣並非風暴核心國家,國內金融機構牽涉金融衍生性商品的程度,遠遠不及歐洲、日本,甚至一些新興國家,何以股市跌幅之大、景氣之低迷,均不下於任何主要國家?金融風暴席捲全球,確為事實,但若馬政府無法提出有效解決對策,只是束手無策,坐等「雨過天青」,那麼人民選舉國家領導人,將政權交給特定政黨,到底有何意義?如果將治理國家當成「看天吃飯」,則千百年來幾近文盲的農夫都了解這個道理,都可以當家做主,何須一群喝過洋墨水、自命高級的知識份子來管理國家?

坦白說,民眾從五二○冷眼旁觀至今,對馬政府解開台灣經濟困局的能力與魄力,已不再寄予厚望。台諺說得好:「日頭赤炎炎,隨人顧生命」,台灣人民要度過此波金融風暴,不必奢望政府,只有靠自己的努力了。但人民卑微的期待則是,馬政府若無法幫人民解決問題,至少也不要製造問題,甚至逼民眾走上絕路。遺憾的是,馬政府不但無力解決人民的痛苦,竟然還一再對中國鬆綁開放,讓更多中國人進入台灣,與國人爭奪愈來愈少的工作機會。最近的一些政策,包括承認中國學歷、開放中生來台、鬆綁中國配偶的工作條件,以及擴大中國漁工岸置場所的範圍,亦即變相讓中國漁工登陸等,初期開放的規模均非常有限,似乎影響極微,使國人失去戒心,日後再一步步擴大實施範圍,便可減少反對的阻力。例如承認中國學歷,馬政府固然信誓旦旦絕不開放中國學歷在台灣參加證照考試,但若台灣人民取得教育部所承認的中國學歷,試問政府在現行法令規定下,如何禁止這些台灣人報考證照?而這件事的下一步,就是擁有中國學歷的中國人也將擁有報考台灣證照的權利。擴大中國漁工岸置工作場所的範圍,與中國配偶工作條件的放鬆等,無不像溫水煮青蛙一樣,政策逐漸加溫,等到生米煮成熟飯,便後悔莫及了。

馬總統就任後,拚經濟的承諾拋諸腦後,卻熱中於搞政治。君不見馬政府就任以來,只有兩件事做得最有「績效」:對內是對陳前總統的政治追殺,對外則是對中國的鬆綁開放。對陳前總統的追殺,真是虎虎生風,表現出一副趕盡殺絕狀。對中國的鬆綁開放,又何其一副奴才、小媳婦的卑微姿態。事到如今,台灣人民不但盼望不到一個聞聲救苦的國家元首,甚至不要壞事的總統亦不可得。馬政府似乎在金融風暴中又在製造另一種「中國風暴」,這真是台灣人民莫大的危機與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