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19大紀元時報
☉臧山(新紀元周刊總編輯)
美國的學者為了弄清楚「創造」的組織原因,曾經對學前班的兒童進行了一項測試。他們把兒童分成小組,提供同樣的紙片和工具,然後要求兒童自己「創造」一種遊戲。結果發現,成果最好的是那些立即設定簡單遊戲規則而動手玩遊戲的小組,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對規則和玩法加以修正。而那些從一開始便要設定完善和充份計劃的小組,無一例外都無法獲得好的結果。
無獨有偶。2000年到2002年,芝加哥大學的一些學者,對美國1千多家企業進行了全面的統計調查,希望發現那些「最有創造性」的企業有哪些特徵。
結果和兒童的情況差不多。調查發現,凡是企業需要事先設立完善計畫,然後交由下屬去認真執行的企業,通常都是「創新能力」極差的企業。而創新能力強的企業,則具有一種至下而上的發明創造的機制,第一線的市場人員、科技人員和工藝人員可以很大程度自由組合,而且具有很大自由度。
工商業和科技的組合,是近400年以來我們這個世界最大的變化推動力。其組織結構的演變,也常常成為整個社會發展的模版。事實上,利於創新的工商加科技的這種組織模版,已經被很多其他社會組織進行了「拷貝」。
比如美國軍隊中,局部戰場的指揮員,可能只是由某個俯臥在某個戰場角落的上士臨時充當。他指揮的軍事部門,可能包括空軍的戰機、海軍的海基飛彈,以及控制衛星通信的後勤信息部門。因為戰場的形勢瞬息萬變,決勝之機有時只在幾分鐘之內,不可能由傳統的總指揮部綜合考慮發出命令。
而當今中國大陸的制度正好與此相反。
幾乎所有不同階層乃至不同政治觀點的中國大陸人,都認為目前中國大陸需要一個政治體制改革。但中國大陸的現行體制要求這個改革必須在「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政治局」的領導下由上至下地進行,必須首先設立完善的推進計畫,再謀求所謂的「試點」,最後才有可能全面施行。
而由於社會變革的複雜性和多樣性,使得這樣的計畫根本不可能完成,而即使有了計畫,也無法在試點中獲得成功,因此等於是無法進行任何改革。
事實上,中國大陸的經濟改革,並非由鄧小平「設計」出來的,而是由下層自發的行動所導致的。
農村改革的「包產到戶」如此,城市經濟同樣如此。中國大陸經濟中最成功的部份是廣東模式的外向型經濟,所謂「三來一補,兩頭在外」,改革開放至今中國大陸大部分的經濟成功都源於這個模式。
這並非當初中共中央的設計,而是由港台商人和廣東地方政府,以所謂「東亞模式」的前鑑自發組合而成。也就是說,自下而上的對已有結構的「混亂」,是改革的前提條件。
鄧小平唯一的功勞是順應了這種自發的經濟模式,並且利用自身權威「強迫」中共整個體制順應這些成功模式。然而,現在中共內部沒有人可以再「強迫」體制去順應成功的政治模式,且非要以預先設計為政策首要,其難有作為已然可知,故有中國大陸「改革已死」之論。
中共給鄧小平冠以「改革設計師」的大帽子,不但違背歷史現實,更給中共政府自己加上了一個枷鎖。不「設計」便無以改革,然而「設計」卻脫離現實,結果一事無成。
──轉自《新紀元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