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27大紀元時報
把中國皇曆叫作農曆或陰曆,把「正月初一」稱為「春節」,這裡所用「農曆」、「春節」等說法帶有明顯的黨文化含義。一個名詞的改變看似無關緊要,但幾千年歷史的傳承卻會因此斬斷。
中國最早的曆法是軒轅黃帝頒布的。軒轅黃帝被尊為「人文初祖」,因此,中國人對曆法的重視可見一斑。《史記•五帝本紀》記載的黃帝、顓頊、帝嚳、堯和舜都對曆法進行了修訂,在帝舜的時代人們對一年的天數、節氣的劃分已經相當準確。
由於軒轅黃帝是道家文化的創始人,因此中國人從文明之初就非常重視道家的陰陽學說。曆法也表達了陰陽平衡的概念,中國的傳統曆法是陰陽合曆,既不是單純的陰曆,也不是單純的陽曆。
現在人們常用的公曆就是一種太陽曆(簡稱陽曆),它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週期為基礎,其月份的劃分與月亮的盈虧沒有關係,只是個名稱而已;伊斯蘭教曆法是一種典型的太陰曆(簡稱陰曆),它完全以月亮的盈虧週期為基礎定月份,每年12個月,大約354天,所以積33年與公曆相差一年。
注重陰陽平衡的中國古人制定的傳統曆法,同時兼顧月亮的盈虧週期和地球繞太陽的公轉週期。其曆月的平均長度接近朔望月,定「朔日」(即月球位於太陽與地球之間,月球被太陽照亮的半球背對著地球,這一天從地球上看不到月亮)為每月初一日,所以月中則為「望日」(月圓之日);通過設置閏月,使曆年的平均長度接近回歸年,是一種「陰月陽年」式的陰陽合曆。它既能使每個年份基本符合季節變化,又使每一月份的日期與月相對應。此外早在舜帝之時,準確描述季節變化的二十四節氣的劃分就已經完成,傳統曆法中的節氣取決於地球繞太陽公轉位置的週期變化,屬於太陽曆範疇。
中國傳統文化重視「天人合一」,道家認為人體就是一個小宇宙,因此極為重視對天象的觀測。漢初司馬遷寫《史記》時,專門寫了一章「天官書」,對星球的運轉規律、位置以及對人間格局的影響做了詳細的闡述。
由於天干地支對應著五行,並進一步對應方位、顏色、季節、五臟、社會結構等,因此成為周易預測學的主要依據。以干支紀月時,這裡的「月」也是傳統曆法中的以月相盈虧為基礎的月,即周易預測也必須基於傳統曆法。
在歷史皇朝建立之後,皇帝登基,或者發生什麼大事、天災等,都會改年號,所以曆法中又加入了年號。如我們所熟悉的「貞觀」、「永樂」、「康熙」等都是年號。因為傳統皇朝的曆書都由皇帝頒布,與皇帝年號聯繫在一起,並且由官方刻印,因此傳統曆法被稱作「皇曆」。又因為最早的曆法來源於黃帝,因此也叫「黃曆」。
皇曆以干支紀年,包括二十四節氣的日期表,每天的吉、凶、宜、忌,涉及婚姻嫁娶、儀式慶典、建造搬遷、生活起居、祭祀安葬等方面的內容。
中國曆法充分體現了陰陽五行的思想,
蘊含著自然循環運化的規律,即時(時間)空(方位)互動,和「陰」與「陽」的作用結果,同時反映了中國古人對宇宙相生相剋、禍福轉換、改朝換代、循環往復等規律的理解,其背後反映的是道家文化和中國傳統社會敬畏天地神明、考慮天時、地利、人和的價值觀。
中國曆法由於其陰陽平衡、天人合一、預測學內涵而成為中共消滅的對象。
中共建政之後,開始認為「皇曆」代表了傳統社會的統治秩序,並且其中有很多與預測學、風水等有關的內容,於是廢止了「皇曆」。叫「黃曆」或「夏曆」則會讓人回溯歷史,於是稱傳統曆法為「陰曆」。應該說,「陰曆」的叫法是錯誤的,中國曆法是「陰陽合曆」,叫「陰曆」就打破了傳統文化中陰陽平衡的觀念。然而,中共覺得「陰」仍然是道家的提法,還是帶有修煉內涵,於是在1968年,中共以破「四舊」為名把傳統曆法叫成「農曆」。
中共把傳統的皇曆叫作農曆,使人產生一種錯覺,似乎傳統曆法的作用僅限於農業,是計算農時的需要。這也是和中共唯物論的原則一致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農耕社會產生出的曆法其作用只限於農事,只對農民有用,與現代社會、與其他人沒有太大關係。傳統曆法由此而被邊緣化。實際上如前所述,傳統皇曆的作用絕不僅限於農業,它和百姓生活更直接相關的部分,是其直接將「天地人」的關係反映在內的以天干地支為基礎,根據五行生剋確定的每日吉凶宜忌,以及以敬天信神為核心的各種年節、祭祀活動。這些和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文化內容,能夠使中國人時時回溯自己的文明傳統。中共把它簡單叫作農曆,實際上是籍此貶低掏空蘊含博大文化內涵的傳統皇曆,截斷傳統文化的承傳。今天的年輕人說到農曆,只知道它和寥寥幾個剩下的傳統節日有關,還與農民種地有關,而不知道其中蘊含的深厚傳統文化內涵了。此外在中共黨文化中,農民常與「政治覺悟」不高,和「封建、愚昧、落後」等聯繫起來,中共把皇曆叫農曆是對傳統曆法的一種貶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