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15自由時報   北京話「打」不過台語
上一頁 向上 下一頁

20090215自由時報   

台語師資檢測預算被刪去四千萬元,立委說「因為台語人人會說」。然而我的經驗是:有中小學生來高雄市歷史博物館參觀「打狗傳奇」館,我用參半的台語來導覽解說「打狗」如何演變成「高雄」時,常有老師上來說「請說國語」或「對不起,他們聽不懂台語」。也常遇到機關、公司,甚至於各色人等最常光顧的7-ELEVEN服務員,聽不懂我用台語說明的服務請求。要希望他們會說台語,用台語來回應我就甭想了。更嚴重的是,已將台語列入小學教程多年了,而我們去幫忙做幼教台灣母語教學評量時,難得看到有哪個班級會有三或四成小朋友能用台語回應我們日常的問候語。

看到那則新聞,我想問那些立委,北京話說的「打」,可以用來「打屁股」,也可以用來「打嘴巴」;台語「phah4」、「pa」、「sam3」、「sian3」這四個字,哪幾個字可以用來「打屁股」,哪幾個字可以用來「打嘴巴」?有沒有表示用力輕重的差別?「Phah4 kha-tshng」(打屁股),可以用手、藤條、棍子、板子打,可是「Sian3 kha-tshng」與「Sian3 tshui3-phue3」只能用張開的手掌,快速地打一兩下。「Pa」只能用在打臉或屁股,而「sam3」只限於用手掌打臉。這幾個字不只表示用的器具不同,打的部位與用力輕重也不同。台語的這種現象,處處可見,這是台語表意細膩的地方。

唯令人慨嘆的是,這樣高度發展、表意細膩、蘊藏有多元文化的一種語言,卻被蔣政權及其餘黨壓制摧殘得奄奄一息。惟籲請辦教育的部門人士,要能真正從教育、文化的觀點來注視這樣優美的台灣語言文化。

(作者蔡勝雄 為退休英語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