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17自由時報   兩岸簽CECA 國會還是管不著?
上一頁 向上 下一頁

20090217自由時報   

〔記者曾韋禎、王孟倫/台北報導〕馬政府雖坦承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CECA)的內涵仍不明確,但卻擺出一副「橫柴入灶」的模樣,對外表明非簽不可。熟悉立院運作人士因此抨擊,現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定若未涉修法即只須送立法院備查,但這樣的做法違背憲政體制,非常不合理!

立院人士批違背憲政體制

該人士批評,目前對兩岸協議的規範實在太簡陋,就像兩岸簽訂和平協議或CECA這樣的大事,只要不涉修法,就可規避國會的監督,這合理嗎?這種違背憲政體制的做法,大家還可以容忍多久?

去年二次江陳會所簽四項協議,兩岸空運、海運直航等兩項協議皆因涉及修法,須送立院審查;郵政合作與食品安全兩項協議不涉修法,應送立法院備查。但除食品安全協議於簽署七日後自動生效,其餘三項皆在簽署四十日後自動生效,讓立院監督機制徒具形式,就連立法院長王金平也頗有微詞。

立院民進黨團因此不斷提出抗議;但在馬政府一意孤行下,四項協議未正式經立法院的審查、備查,逕由陸委會宣布生效。綠營因此質疑,面對CECA,馬政府是否又要重演逃避國會監督、蠻幹到底的舊戲碼?

除了規避立院爭議外,學者也警告,馬政府想透過CECA來突破中國封鎖、讓台灣推展與他國經貿關係,完全是一廂情願的錯誤邏輯,這更將會使台灣淪為「中國的經濟附庸」、並出現產業大舉外移。

學者憂淪為中國經濟附庸

專研國際經貿的台經院副研究員洪財隆指出,中國一貫否定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從二○○二年起,更透過扭曲自由貿易協定(FTA)為「國與國」之間的協定,排除他國與台灣簽訂FTA。如今,誰能保證中國會因CECA而放棄立場?

洪財隆表示,兩岸才大三通沒多久,現在突然要大躍進、洽談更緊密的「經貿結盟」,對台灣經濟將帶來更大的立即衝擊。最糟的情況,將是台灣只能跟中國簽CECA,而依然被區域組織排除在外,也未能跟重要經貿伙伴簽FTA。根據「經濟整合理論」,台灣將成中國的經濟附庸,且會有更大規模的產業外移到中國。 「簽署CECA,不能過於一廂情願!」台灣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龔明鑫也說,若簽訂CECA無法達到避免被邊緣化的目的,台灣將會慢慢「被香港化」、失去經濟自主性。而即使CECA對台灣可帶來部份好處,但大量開放中國產品進口,將衝擊我國產業獲利、導致台灣失業率暴升,損失將是無法彌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