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22自由時報   台獨的西點軍校
上一頁 向上 下一頁

20090222自由時報  

青春有夢是種幸福。逐夢需要理想、熱情與實踐的意志,如果是要建國,更需要浪漫、膽識、勇氣與決心。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出版《一門留美學生的建國故事》一書(http://www.twcenter.org.tw/),記錄一個家族、十個人在青春歲月時投入建國行列,追求偉大夢想的動人故事,將於二十二日下午假集思會議中心台大館舉辦新書發表暨座談會。

一九五○、六○年代,台灣處於蔣家獨裁統治的白色恐怖年代,很多菁英和民眾被逮捕槍決,言論思想自由被剝奪,社會正義無法伸張,很多年輕人因而出國留學。張家姊妹也在此風潮下赴美留學,並認識了另一半。在當時白色恐怖年代,父母大多訓示兒女不可參與政治,專心讀書,早日衣錦還鄉,但張家姊妹在大姊夫楊宗昌、大姊張肅的影響下,陳希寬、張郁彬、張伯寬、張月英等十人先後加入台灣獨立聯盟。縱使國民黨引誘勸降,甚至以吊銷護照威脅,他們都不為所動,充分顯示台灣留學生親睹美國民主自由之後,反思台灣人失去自由、沒有明天的日子,而不顧安危投入獨立建國行列。

他們在就讀堪薩斯州立大學時,即結合知己,從事學生運動,批判國民黨的獨裁,與國民黨派學生展開校園筆戰,並刊登二二八大屠殺的紀念文章,引起台灣學生的共鳴與美國友人的支持。因此,堪薩斯州立大學有「台獨的西點軍校」之稱,培養出許多台獨鬥士。

他們抵達美國不久,就陸續加入台灣獨立聯盟。楊宗昌在一九六四年、陳希寬在一九六六年加入,當時聯盟還在初創階段。一九七一年九月十八日,台灣人社團在紐約舉行民眾大會,彭明敏蒞臨演講,造成風潮,從此台灣人紛紛成立社團,推動台灣人的獨立運動。同年十月十八日,聯合國大會開會前夕,聯盟人士用鎖鍊將手綁在鐵欄杆上,大聲喊出台灣獨立的口號,隔日報紙刊登此項消息,引起國際人士的注目,形成一股力量,喚醒台灣人的意識,使得國民黨不得不重視台灣人的權益。

回顧過去白色恐怖年代,台灣處於艱難的時刻,張家十位親人追求獨立建國的豪情壯志,就會給我們一股力量與啟示,只要我們意志堅定,攜手努力,終有化不可能為可能的一天,完成建國的偉業。

(作者張炎憲 為前國史館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