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10大紀元時報
☉李欣如
一般人認為難以處理、利用價值又低的農業廢棄物,在黃振文心中可是值得手持鑿刀逐步開發的礦區,「只要發揮創意,以及懂得掌握關鍵技術,就有機會創造廢棄物利用並提升其附加價值。
過去令人傷腦筋的大宗農業廢棄物──稻桿,經過國立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特聘教授黃振文大腦的資訊處理,可取出纖維供企業造紙、萃取出的纖維素與半纖維素可轉化為酒精、發酵所過濾的液體可為植物營養液,剩餘的殘渣還可製成堆肥。輸入「農業廢棄物再利用」幾個關鍵字,他的創意源源不絕地湧出。
掌握關鍵技術
在「農業廢棄物利用」領域研究已逾30年的黃振文,談起長期的研發與創新過程,就像在訴說著一段又一段的有趣魔法。而實驗室裡的試管、量杯等設備,是他調配出抑制病蟲害、促進植物生長以及減少化學藥劑使用量的得力助手,那管有時還得忍受農業廢棄物所散發出的陣陣惡臭味,以廢棄物為配方的創意發想,就是抵擋不了。
其實黃振文研究農業廢棄物利用的熱情,在大學時期就已悄悄埋下得以日益茁壯的種子。在研究經費不充裕的條件下,為節省實驗室開銷,只好時常散步至鄰近的菜市場收集甘蔗渣與蚵殼,作為產品研發的原料。幸運的是,他與指導教授就在此時發現,「甘蔗渣中的成份,可以引誘土裡有害的菌類孢子發芽。」他就將此成份加進配方中,利用以菌制菌的方法,來防止病蟲害。
而這節省經費的初衷,歷經多次的研發歷程,也逐步建立起黃振文創新的認知與信念,「第一項發明土壤添加物的專利通過後,就以此為基礎,不停地延伸與創新。」同樣是以廢棄物利用為思考的植物生育活力素「中興一百」,就是依比例將土壤添加劑與高麗菜葉混合,待兩者充分發酵後,就能達到防病與促進植物生長的功效。
截至目前黃振文在生物科技創新領域的研究績效,已申請的發明專利有14項、技術移轉有5項,除此之外,他還協助產業技術發展,例如:協同造紙公司研製有機樹皮堆肥與介質,以解決事業廢棄物汙染環境的問題。較近期的廢棄物利用研發成果,則可追溯至去年於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上發表的「生物燻蒸粒劑」,運用榨油剩下來的菜籽渣、芝麻渣為基質,導入有益微生物後,原本利用價值極低的廢棄物,經他關鍵技術的加值後,搖身一變為兼具環保且抗病害功能的有機質肥料。
以創意加值
兼任中興大學農業暨自然學院院長的黃振文,時常在課堂上提醒學生,「大宗的農業廢棄物就是研發與創新的目標。」讓一般人發愁的農業廢棄物,從他眼中看去,是引發創意發想的關鍵,「從庭院裡傾倒的木瓜樹觀察到,為什麼傾斜的果實不會發黃?長得直挺的果實反而發黃?」
不急著從源頭去防止問號的發生,而是觀察大自然萬物的生長法則,並找機會運用於廢棄物利用的領域。黃振文還進一步分享專利如何創新?「隨便一個現象都已存在自然界中了,接下來就看自己會不會運用。」他以木瓜樹傾倒為例說明,每條路徑都有KNOW
HOW的生物科技在內,只怕不會運用。
經過一段漫長時間,黃振文觀察到住家前傾倒的那顆木瓜樹,果實就是不黃化。他腦中創意的燈泡再次亮起,心想,「木瓜樹倒下一個月,果實還不變黃成熟,是不是傾倒的植物可以延緩老化且不易成熟?」從生物科學領域來看,很值得探討植物站著與倒下不一樣的地方,尤其是倒下植株果實不易黃化的原因。
在生物科學裡,不會黃化就是延緩老化的重要性質。黃振文大膽推測,「如果研究整個生理代謝系統,一定可以找出特殊酵素或代謝物重大的改變。」若將木瓜植株代謝過程中,突然出現的特殊物質或機制轉化運用於人類,是不是就能開發出長生不老丹呢?
「農業廢棄物」在黃振文的心中是創新意念的源起,在了解申請專利與技術移轉的項目後,可以感受到他對周遭環境的體貼關懷,還有解決與改善生活問題的用心。尤其是一般人認為難以處理、利用價值又低的農業廢棄物,在他心中可是值得手持鑿刀逐步開發的礦區,「只要發揮創意,以及懂得掌握關鍵技術,就有機會創造廢棄物利用並提升其附加價值。」
立志外銷農業廢棄物
聽著黃振文一段段廢棄物利用發想、核心技術特色與市場分析的分享,也化解一般民眾對於廢棄物就是無用之物的誤解,「若能將知識面移轉為技術面的成果,並在取得專利後商品化,改良才有價值、有競爭力。」
當初黃振文將植物生育活力素「中興一百」的技術授權給一位失業的年輕人,雖然每天將近中午就必須到市場撿拾高麗菜葉,再經由攪拌機、粉粹機等處理過程,並運用相關技術介入,完成便於農夫抑制田間病菌、提供營養又不傷害環境的複方。
僅管廢棄物利用經由黃振文的解釋變簡單、有趣,不過,「現今仍停留在各自為政,缺乏團隊的階段,實屬可惜。」面對未來創意農業與醫療農業的趨勢,假使能透過團隊共同研發的方式進行,就能從頭到尾做出得以百分之百利用的規畫。除此之外,當國家設立研發雛型,公司企業也願意投資開發,「廢棄物利用在商品化的過程中,因有標準的作業流程,還能兼顧大環境所需,當然具有外銷潛力。」
在找出農業廢棄物中可用成份,並以核心技術介入的過程中,黃振文心中「外銷農業廢棄物」的夢,始終沒有停過。
──轉載自《Taiwan News財經文化週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