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21大紀元時報
☉張海山
借考察國外旅遊成為獨特風景
借考察為名到國外旅遊已經成為中國官場的獨特風景,全世界僅此一國。據悉,每年耗資近千億,與公款消費並為兩大公害。對此問題,官方雖有報導,卻少有處罰,因為它的「面」太大了,幾乎每個處級,甚至科級的官員每年都要出國。大官吏們更是如此,一年沒出國則是少數中的少數,而出幾次的屬於正常。
但是,對中國官員到處跑的問題,歐洲警惕了,擔心它們把欺騙和腐敗帶進了歐洲。歐洲人私下經常議論,中國官員到國外考察一定是花納稅人的錢,而花這麼多錢出來玩,不知道中國政府怎麼看。
為了防止中國將腐敗帶到歐洲,歐洲一些國家開始私下調查,沒想到,第一個撞在槍口上的竟是中國反貪局的官員。
據BBC報導,2006年11月22日,芬蘭當局在邊界上將中國10名反貪局的官員擋在國門外,理由是,這10名中國高級反貪官員手持的是假冒的芬蘭政府邀請函。報導說,這些中國官員在入關時遞給海關官員的是一份看起來由芬蘭司法部簽發的官方邀請函。該邀請函上列明,這些中國反貪官員是受到芬蘭政府邀請,前來芬蘭訪問當地的一些檢察官和大學教授的。但芬蘭邊防局表示,該邀請函上列明的所謂訪問和會談的專案已經在十幾天前被接待單位取消了。
赫爾辛基邊防局負責人皮波爾解釋說,「很多情況下,一旦與中國人聯繫的單位收到了這些中國人交來的渡假或旅行的資金,有關會談的項目就會被取消。」顯然這是假冒,是欺騙,雖然中國人以調查研究之名前往外國旅行的情況很普遍,「但如果有人繼續在芬蘭玩這個遊戲,那麼這就是他們的最後一次商務旅行!」芬蘭邊防局認為,這些中國官員騙中國政府行,騙中國老百姓行,而騙芬蘭人不行!
外逃官員2萬捲款8千億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一份調研資料披露:從90年代中期以來,外逃中共黨政幹部、公安、司法幹部、國家事業單位、國有企業高層管理人員、駐外中資機構等,外逃、失蹤人數高達1萬6千至1萬8千人,攜帶款項達8千億元。
貪官所攜帶的款項,主要來自土地開發、稅收、城建工程經費、金融機構「貸款」、截留的政府開支、大型國家建設項目資金等。
外逃的貪官每年攜出的金額平均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2%;因貪腐造成的經濟損失與消費者利益損失,占GDP的13∼17%。
這些是已經撈夠了而想到國外享福或事跡敗露不得不逃到國外的官員。有人說,中共「無官不貪」,在中國國內,中共黨的幹部和政府官員仍不計其數,而黨政幹部貪腐奢華的習性,已成為中共社會難以和諧的重要原因。
官方統計顯示,中共改革開放以來,因涉及腐敗和其他經濟犯罪而受到黨紀處分的中共黨員多達235萬人,受到法律制裁的公職人員超過40萬人。
被抓貪官「不到3%」
2007年,中國因貪腐受處分的官員為16萬餘人,但有專家分析說,被抓的貪官其實「不到3%」。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中國研究項目高級研究員裴敏欣指出,中共因為貪腐而「東窗事發」淪為階下囚徒的不到3%,因而貪腐便成為官員們「高回報、低風險」的斂財手段,在缺乏政治競爭機制和自由媒體機制下,使得缺乏監督的政府官員易於在回扣和賄賂的誘惑下,成為慾望的俘虜。
中共對貪腐行為進行打擊的聲浪可謂一波高於一波,但是貪腐水準幾十年來卻是水漲船高。對此,獨立媒體撰稿人昝愛宗表示,政府機構的反腐作用只能說是蒼白的。「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無論紀委還是檢察院,其反腐敗都是自我監督,是無力的,反腐幾十年的效果是越反越腐,越反越敗。」
「平均受賄」800多萬
2008年中共官員受賄款項平均數是884萬多元人民幣,是2007年的253萬元的3.5倍。中共多家官方媒體推出「平均受賄」的說法,被認為頗具「戲劇效果」。
《中國青年報》據此指出,在「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平均收入」、「人均工資」和「人均儲蓄」等概念的基礎上,增加「平均受賄」這一新概念不能不說是頗有創意的舉動。因為它一方面可以為千萬元以上的巨貪減輕輿論壓力和心理負擔,另一方面可以促使沒有達到平均線的小貪產生不平衡心態,因而在未來向「更高的目標看齊」。
「平均受賄」概念的引入究竟會對貪腐官員產生怎樣的心理效果姑且不論,但它的確反射出中國政府官員貪腐現象的「普及性」,同時其數目之大當然也反應出貪腐的嚴重程度,因此也解釋了普通百姓對貪腐現象的深惡痛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