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09自由時報   經濟學人質疑ECFA有感
上一頁 向上 下一頁

20090809自由時報  

ECFA爭議至今難解,連最新一期的英國「經濟學人」雜誌都直言,馬英九冒著把自治民主的台灣,在經濟上和龐大獨裁中國綁在一起的政治風險,簽訂協定的主要影響或許不在經濟,有可能是中國透過協定暗中促統的詭計。簡言之,ECFA來自CEPA,復來自「國共論壇」,更來自胡錦濤「溫水煮青蛙」的「一中」權謀。

不僅「經濟學人」,美國華盛頓郵報駐北京女記者查恩俊,曾報導引述中國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非的話指出,「這項貿易協定對逐漸緩和的兩岸關係而言,將是具有重大意義的里程碑;對兩岸經濟的完全整合而言,這是一個開始;對於邁向終極的統一,這是一個必要的條件。」

回顧去年八月,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薄瑞光,就已強烈傳達「二不」,就是不能暗示中國對台擁有主權,以及台灣的國際活動不能由北京作最終同意。顯然,美方對馬政府是早有疑慮的。

今天ECFA最受非議的地方,在密室政治、黑箱作業,加上立法院變成國民黨「黨團」,根本無人可監督。何況現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規定,若未涉修法,僅須備查而已,實已違背憲政監督機制,殊不合政黨政治的正軌。

民意機關監督既已失效,反對黨遂推動公民投票,訴諸直接民意作最後裁決;但是,看似對ECFA帶動經濟發展自信滿滿的馬政府,竟也怯戰、拒戰,予人心虛之感,更助長了反對黨對馬政府可能損傷台灣主權的不信任。

綜言之,「國共論壇」的黨對黨模式,絕不適合台灣民主制度,應設法廢掉,回歸對等、尊嚴、互惠的兩岸官方協商談判,才是正辦。至於ECFA爭議,為何不能公投?如何修法嚴格「監督」?又如何不涉主權,達成對等互惠?如何公開透明作內部討論辨疑建立共識?馬政府首須釋疑,以消弭對立,並尊重在野和民間意見,納入議題運作,並非一味討好中國或寄望北京的善意。否則,國外媒體的質疑聲浪,只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尖銳!

(作者呂一銘 為前台灣新生報發行人兼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