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11大紀元時報  未解之謎─探索夢遊現象
上一頁 向上 下一頁

20090811大紀元時報  

認識夢遊症:人為什麼會夢遊?

☉趙芷菱

夢遊症(somnambulism),有些專家譯成睡行症(sleepwalking)、「睡遊症」、「睡走症」。在發生的當時並非處於做夢的狀態,夢遊與做夢無關,不是因夢境而遊,因此「夢遊」是個錯誤的說法,稱為「睡中行走」也許更能符合事實。

以下是記者採訪台大醫院兒童精神科丘彥南醫師,對夢遊症的解說,所做的整理。

夢遊者看起來像在睡眠當中行走,對你視若無睹,但對周圍環境還是有某一種基本的、隱約的意識反應,所以會自行避開阻擋物而不會跌倒。為什麼呢?不要用狹隘的睡眠概念來認識,睡眠不是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不能做的狀態,依睡眠深淺的不同,意識會隨之有所轉換;簡單的比喻,當與說夢話者對話時,會有一些短暫的應答的情況是一樣的,非是完全無意識狀態。

對待夢遊者不一定要叫醒他,在確保安全的狀態下,引回到床上,如果要開門出去,想辦法讓他開不了門,但可以確定的是,夢遊症係在睡眠當中可以做一些複雜動作的一個特殊狀態,這些大部分是安全的,少部分會做危險的動作。跟做夢全然不同,夢遊者下意識可以注意到自己的安全,但是醒來後又不記得做過什麼,這是夢遊症的特點。

夢遊是睡眠生理現象

夢遊是睡眠當中的一種特殊活動狀態,大部分是良性的不會發生危險,有些與家族成員的先天體質有關,生活當中的壓力、創傷,也會引發夢遊症的產生;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疾病的發作比如癲癇症,它的某些現象與夢遊症會有重疊;癲癇症一般的概念是抽搐,這是狹隘的認識,有些癲癇症的種類比較複雜,會有各種動作的表現,有時不太容易與夢遊症區辨,需透過睡眠腦波來做進一步勘查才能確定。

為什麼會夢遊?

夢遊通常一個晚上只發生一次,發作時間一般在幾分鐘到十幾分鐘,只有少數個案會發作長達半小時。夢遊症和小孩具有密切的相關性,一般好發於4-12歲的小孩,約10-30%的小孩有一次夢遊的經歷,可能是因為大腦尚未發育成熟,或是因為外在原因(如聲響、光源)或是內在原因(尿意等)的刺激反應,不能將他們自沈睡中完全喚醒,處於半睡半醒狀態,而產生夢遊的症狀,通常在成年後即不再發生,會重複發生的機率只有1-5%;成人之發生率約1-7 %,而男性約為女性的兩倍。

關於夢遊,至今醫學上仍無法確知其真正的原因,夢遊是一種奇異的意識狀態,根據腦波圖的紀錄,夢遊多在入睡後的前3小時發生,此階段人是不會做夢的。睡眠可以分為「動眼睡眠」及「非動眼睡眠」兩種情況,在「非動眼睡眠」中,依睡眠深淺,可分1至4期,第1、2期算淺睡期,「夢遊」通常出現在第3至4期深睡眠階段。在「動眼睡眠」時,我們的眼睛會快速移動,是做夢的主要階段,有人歸納成第5期,也算深睡期。



面對夢遊症者應有的認識

當目睹夢遊者會不知所措嗎?會感到害怕嗎?不要想像它有多神祕,其實真正去了解就不會那麼害怕了,首先確定是否和體質有關,或是藥物(某些安眠藥)會引發夢遊症等;大部分夢遊症沒有安全上的顧慮,基本上不必用藥;通常發生有一高峰期,一段時間就過去了,不必特別擔心而過於緊張。

當對睡眠狀況有不解、擔心或有安全疑慮時,像是頻繁的發生,或做些不安全動作,或類似某些抽搐現象──單調、重複性或奇怪、激動的舉動時,應該就醫做進一步的檢查以確定病情,或鑑別是否另為癲癇症或其他病症所致。

夢遊,在醫學上詳細的謎底至今還未揭曉,仍屬於人體的奧祕,也是人類未解謎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