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19大紀元時報  張德忠從救災看風災 難度超921
上一頁 向上 下一頁

20090819大紀元時報  

☉林恆立

「88水災的救災困難度與風險度,遠超過921震災!」中華民國紅十字會南投縣支會總幹事張德忠,實際參與這兩次的救災任務,他從專業角度與面向提出觀點。

莫拉克颱風橫掃南台灣,引發88大水患,災難發生迄今,馬政府一路挨批,媒體、輿論質救災速度緩慢,並與921震災作比較。

紅十字會南投縣支會於民國83年即成立水上安全救難隊,是一支經過長期經驗養成的救災勁旅,張德忠擁有陸上急救、高級水上安全救生、潛水、激流救生、舟艇駕駛、高山攀登等教練資格,是救難隊的靈魂人物。

從賀伯風災、921震災、桃芝風災到72水災,以至南亞海嘯國際救援等,張德忠無役不與。88水患,張德忠也帶領多名弟兄在9日就進入高雄縣重災區救災,直至15日人命救援告一段落才撤回。

張德忠表示,地震與山區水患及土石流的救災型態有很大不同,以921震災來說,災害以平地為主,不管是災害點或斷層帶沿線,基本上是固定可掌握的,也較容易及時抵達災害現場;但88水患,在初期整個南台灣都是災區,重災區多位於深山,連要挺進救人都危機四伏、困難重重。

他指出,震災傾斜毀損的建築物搶救人命,除了擔心餘震及需注意瓦斯等毒物外洩外,其餘只是技能、技術的層面,比如要懂得如何做支撐、如何使用適當的破壞工具等,才不會造成建物再陷落。

這次的南部洪災及土石流災情,除了需要游泳、潛水、攀越等技能,也要具備激流、土石流等多領域常識,且沿溪、沿崩塌地形搜索高度危險,不是靠單項或少數器材就可救災,加上災害持續發生、受災地點難掌握,平添了救援的困難度。

「救災等級如果以5級來分,88水災第一時間應可列為第5級,921震災大概在1至2級。」張德忠以等級比較分析兩個災變的救災風險度與困難度。

張德忠一隊8人在鳳山向高雄縣消防局報到後,一路挺進旗山,之後再轉進六龜,並進到寶來等重災點,在新開斷橋、不老部落、荖濃溪等地都有他們驚險接駁、救出災民的身影。

「從921做到現在,政府投入那麼多的人力、物力,但整個救災體系卻沒有充分發揮,令人感到遺憾、可惜!」

張德忠首先對正規消防系統的水難救災技能表示質疑,他說,消防人員都很用心,但消防員從打火專業擴展到溪流、山區救難的養成教育,似乎還沒準備好。

以最基本的配備為例,張德忠表示,他在山區溪流旁看到消防員戴著防火頭盔,穿著橙色的防火制服及厚厚的皮靴救災,讓他相當驚訝,因為這不僅危及消防員本身的安全,也影響救災能力;他也發現,部分消防員水上技能不足,不敢輕易下水救難。

因此,他認為,消防人員用的器材及技能養成都有問題,讓救災成效大打折扣。

張德忠指出,消防單位對民間救援團隊的指揮調度也有缺失,除了人力調配不均的問題,有些擅於城市救災、地震救災的團隊,被分派到山區激流救災,水上救災技能及器材都難以應付,也極易發生危險,延誤了救援時間及浪費人力。

他舉例,新開斷橋時,由於水流太急,就有民間團隊因不擅於水上救災及缺乏水上救援器材,遲遲無法行動,最後由他們在急流上架攔截索,才成功救出40餘名受困災民。

另外,也有救援人員對土石流的特性認識不足,越踩越陷越深,差點陷在泥沼埋,經由他們協助並建議,對方用爬的才得以脫困。

張德忠說,他碰到好幾個民間團隊的水上救援技能都不足,也缺乏適當的救援器材,這些人以救援團隊名義進入重災區,其實功能有限,有時反而成了專業團隊的負擔。

對於外界批評政府救災不力,張德忠認為,「不能講政府救災不力」,但應檢討做法,包括災區消防單位本身的專業研判、指揮調動能力,以及政府補助民間團體購買了許多地震的先進救災器材,結果在這次水患中都派不上用場。他說,這是整個消防救災體系對山區水患的救援能力還沒養成好!

張德忠也認為,88水患會造成這麼大的死傷,主要是災前的警覺性不足,上至中央、下至地方政府以及災區民眾本身,都缺乏對雨量變化的判斷及敏銳度。

他說,當雨量在短時間節節飆高之際,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及相關單位,有否及時並再三下達撤離命令,地方首長到底有沒有主動要求危險區域居民撤離,都是關鍵。

「921震災之後,大家都認為土石流只會落在南投」張德忠感慨地說,這個要命的錯誤觀念,讓許多人失去警覺性,當發覺情況不對,要逃命為時已晚。

──轉載自「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