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24自由時報   丁渝洲︰政院、國安會 應一併改組
上一頁 向上 下一頁

20090824自由時報   

記者鄒景雯/專訪

前國安會秘書長丁渝洲受訪指出,國家安全最怕的是領導者忽視安全、低估威脅、錯估情勢,這次八八水災所帶來的慘痛經驗告訴我們,沒有廉價的安全,也沒有僥倖的安全。他同時強調,沒有人會同情在人命關天的危急時刻無能的領導者與官員,為了重新贏回失去的民心,行政院與國安會應該一併檢討改組,不能再找墨守成規、死抓法條的太平官了。

問:八八水災重創台灣,馬英九總統的領導也出現重大危機,你以曾經擔任總統國安幕僚長的經驗看到什麼問題?有什麼建議?

丁渝洲:去年六月九號,我接受貴報專訪時,當時的標題是國家安全最怕的是領導者忽視安全、低估威脅、錯估情勢,今天這句話依然有其重要性。談到安全,人人都知道,人人也都想重視,但是天天都在發生危安的事件。尤其這次八八水災所帶來的慘痛經驗告訴我們,沒有廉價的安全,也沒有僥倖的安全。所以台灣的安全既不能依賴外國的協助,也不能寄望中共的善意,更不能靠天來吃飯。國家安全是高風險、高智能的工作,領導者必須重視。

檢討改組 勿再找太平官

我有三句話希望能喚起政府官員的重視。第一句話,治理國家要有深謀遠慮的戰略觀。領導者要有遠見,做好戰略規劃,也使政務官制定政策時有所遵循,這些願景才能給人民希望和信心。他們現在幾乎想到哪裡做到哪裡,對於治理國家幾乎沒有整體的考量。

第二句話,制定政策要有如履薄冰的安全觀。政策在研擬時要做好安全評估,在開始執行的時候要做好嚴密的風險管理,保障施政能在安全安定中進行。

第三句話,面對人民要有苦民所苦的同理心。要能真正傾聽人民的心聲,要體察民意的趨勢,重視人民的感受,才能為人民謀求最大的福祉。

首先我想強調領導者的責任。領導者要有遠見,看到未來趨勢要能提出願景並做長期規劃。在關鍵時刻能下達正確決心,面臨危機之際能果斷處理,遇到重大問題能及時解決。領導人必須能團結政府官員、爭取人民支持,同心協力共同完成其理想或目標。人們希望在領導者身上看到希望、信心、睿智、勇氣與強烈的使命感。領導者不應該從早到晚排滿了行程,參加婚宴、開幕、剪綵,以及頻繁的照相等雜事上,使自己連思考的時間都沒有,這樣子如何能治國?

領導者或政務官他們外出視察,應該要有明確的目的,至少應該包括:第一,能夠直接去找真相,或者體驗災區的實際困苦,這樣才能真正苦民所苦;第二,能夠安定民心,能夠激勵人民士氣;第三,在重要時刻,要能夠在現地及時解決問題;第四,要能汲取你需要的資訊來協助你做決策;第五,還要能隨時與相關部會及重要官員保持靈活的通訊及聯絡。所以視察必須有目的、有計畫、有準備、講效果,否則就會勞民傷財。

領導者須趕快重新贏回民心。政府在莫拉克颱風的救災過程中,有很多的缺點全都暴露出來。當民眾怨聲四起的時候,政府官員還讓大家感到他們自我感覺良好。這種自滿而又缺乏自我反省的態度,就是普遍人們所認為的傲慢,這就是媒體連日來對政府嚴厲批評的主因。

例如馬先生最近的記者會上,他思考的是我們已經做了多少救難工作,還強調直升機救出兩千多人這種創紀錄成績。其實社會更關心的是還有多少人尚未救出來?還有多少失蹤的人我們還未找到?還有多少掩埋的人我們還未發現?這就說明他們完全沒有同理心。

切記,人們會同情災民,沒有人會同情在人命關天的危急時刻無能的領導者與官員。政府應該以更謙卑的態度,更積極的行動,更明確的政策,來重新贏回失去的民心。

領導者要有高尚的道德勇氣。他們現在一再強調品德,所謂的「三品」,但真正比這個更重要的是領導者的指揮道德,做任何事情都應展現擔當與魄力,尤應把國家、人民的利益,凌駕個人利益之上,也就是要有獻身的精神。現在大家普遍要求重組內閣的時候,必須發揮領導者的道德勇氣,要能果斷處置無能失職的官員。也要有勇於承擔錯誤的美德,絕不可爭功諉過。

問:你提內閣要改組,如何才能改得更好?

丁:領導者有三大法寶:人事權、政策主導權、資源分配權。目前最重要的就是人事,也就是內閣與國安團隊的改組問題。當前國家有這麼多的要務有待推動,例如政府組織再造、國土規劃、教育改革、司法改革、健保改革、國軍精簡、H1N1的防範,以及眼前的救災重建、兩岸發展等等,可以說現在是個非常時期、關鍵時刻,因此我們不能再找墨守成規、死抓法條的太平官了。

國家戰略 定期報告國會

如何才能找到適合的人才?我想有三個要素,第一是專業素養,這點不難了解;第二要做好安全查核,這個也不難;第三是最困難也是最重要的,是人格特質、價值觀、危機處理的評鑑,這點可以參考美國、新加坡的作法,否則用錯人就是國家資源最大的浪費。

領導者要有容人之量,更要有知人之明,應該以積極的態度深入社會,發揮禮賢下士、三顧茅廬的誠意,找到最優秀的人才來為人民服務,一位優秀政務官,凡事都要比對岸想得早,因為我們國家的需求多,可供運用的資源少,同時也要比人民想得快。只有掌握主動、爭取先機,有明確的目標,有整體的構想與指導,才能做出符合國家需要、人民期望的政績,尤其是政策制定要走在人民前面,特別是這次災後重建的政策,才能贏得人民的信任與支持。

馬政府成立之初,由於口袋裡人才不足,因此大量任用了以前的老官員,或者來自於學界。他們自恃有豐富的經驗,或者有高深的學問,再加上他們一再強調「馬上好」,以及他們本身過度的自信,結果經過事實的證明,這一年多以來政府的民調一直在快速下掉,顯示人民對政府的失望與不滿已經到憤怒的地步。

九月初人事改組後,我認為應該針對政務官的責任與條件,以及過去一年多來的缺失,以及這幾次重大危機所暴露的缺點,有計畫的做一次認真的短期職前講習,唯有這樣才能減少不必要的過失。

問:過去的總統經常召開國安或高層會議因應重大事件,這次則在水災第七天才開第一次國安會議,你對當前國安會的功能有何看法?

丁:這讓我想起,二○○一年美國發生九一一事件,當天我們連夜趕回國安會了解最新狀況。雖然它不是像這次救災這麼緊急,但是我們都回去了。第二天一早,總統把我叫到辦公室,問我要不要開個高層會議?我做了利弊分析,建議一定要開。總統於是決定我離開他辦公室的一個小時內一定要召開。當次是完全沒有預警的。

在那次高層會議中,總統裁示由國安會秘書長擔任召集人,立即成立專案小組。當時對於台灣在所有機場、港口的安全,以及美國在台協會、美國學校等美國人的安全,以及全面清查台灣是否有恐怖份子的潛伏,隨後就與國際反恐體系緊密結合。我們之所以能夠有這麼快速的一連串作為,就是得利於一開始的高層會議。後來美國政府對於我們的主動與積極都受到感動,特別要求將我們反恐的作為由美國代為送到聯合國,來見證我們對國際社會所做的貢獻。

台灣不是聯合國會員國,縱使其他聯合國會員國,都未必能送到聯合國去,這些都有完整的紀錄存檔,可作為有效危機處理的借鏡。

因此在這次這麼重大的危機事件中,不應該忽略國安高層會議的功能。如果高層會議能早點開,而開得又有效果,就不會發生外交部的拒絕外援事件,以及國防部等單位投入救災的協調問題,也能減少不必要的摩擦。

我過去在國安會服務的時候理解到,我們沒有明文規定國安會的角色或明確的職責,雖然是一個諮詢單位,但事實上它的名稱是國家安全會議。我曾思考如何讓這個職務能為國家多做一些事情,當初初步規劃一些興革之道,或可提供現在的國安會參考。

第一要研訂國家戰略構想,定期向國會提出報告。這是基於我們國家的目標、利益,考量全盤情勢,而後產生近中遠程的國家戰略構想。根據這些構想進一步研訂有關政治、外交、兩岸、國防、經濟、科技、心理等方面的政策指導,各部會根據這些指導才能訂定他們相關的政策,以謀求國家最大的利益。二、三年前民進黨政府曾開始起步,當然距離我們的要求還有距離,到現在為止並未成為慣例,因此現在他們應該把這個責任擔起來建立為制度。

國安體系 檢討空間很大

第二要制定國家安全政策,這是基於實踐國家目標、利益,考量全盤情勢之下,找出明確的安全威脅來源、強度與優先順序,並隨情況變化適時調整或修正,據以指導行政院各相關部會及國安體系研訂防範或因應措施,以確保國家安全。

第三希望他們建立中央的危機處理機制,去年的釣魚台事件與這次的八八水災均凸顯中央危機處理能力不足。這個機制主要的功能在預防危機的發生,在先期化解於無形,當危機發生時希望有效化解處理危機。任何國家在平時都建立了一套危機處理機制,在詭譎多變的環境中,當面臨突發事件時,才能協助總統有條不紊的處理。

今天人事的檢討不該只是政院而已,國安體系同樣應該檢討,他們應該會發現有很多可以改進的空間,應該利用這次機會把國安會調整得更有能力。學者有很多是很優秀的,但必須能把專業化為實際行動。所謂有沒有能力,要看幾方面,有沒有制定政策能力?有沒有解決重大問題能力?倘若遇到問題往上推、往下推,怎麼行呢?此外要有處理緊急狀況的能力,在無緊急狀況時,則要有相當的工作效率,若具備這些,才能說這是一個有能力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