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09自由時報   李明博換腦袋 馬英九換面孔
上一頁 向上 下一頁

20090909自由時報   

在九月初台灣與韓國同樣的進行內閣改組。長期以來,劉兆玄的滿意度持續低迷不振,八八水災中各種令人瞠目結舌的「救災」表現,更成了壓死劉內閣的最後一根稻草。在民怨中,劉內閣以總辭下台以示承擔責任,旨在為過去的失敗負責。在韓國改組卻是對未來方向的宣告。

歷經美國牛肉、盧武鉉自殺等事件的衝擊,韓國執政黨在今年六月舉行的「地方首長再補選」失利。李明博為了拯救自身的聲望,重新強調「中立實用」路線。意圖「超越(政治意識形態的)分裂和矛盾,創造出融洽和和諧的向心力的道路。」內閣改組前,「中立實用」路線就有效的提升李明博之聲望。韓國的內閣改組,並不只是個平息民怨的危機處理。鄭雲燦的上任,是李明博進一步宣告對中立路線的決心。鄭雲燦被韓國平面媒體一致評價為「自由派」或「改革者」,在諸多議題上對李明博政府有所批判。鄭雲燦的上台,象徵著持續落實「中立實用路線」的決心。同時,除了內閣改組之外,八月底青瓦台亦進行了智囊團的換血,企圖以新的思維與作風經營韓國。

李明博在歷經反彈後,願意對施政路線進行修正,更大膽啟用與自己不同理念者擔任閣揆,以不同的作風重新出發。相對的,原為國民黨秘書長的「新」閣揆吳敦義卻宣稱繼續推行「舊」政策,更被綠營立委評價為國民黨內的鷹派,有可能更激化府院、朝野之對立。不僅用人格局顯得狹隘,也顯現不出反省、變革的決心。

「內閣總辭」固然是負責的一種形式,然而,更重要的是反省過失、回應不滿。馬政府如不能以更廣博的思維進行施政,不能以更開闊的眼光啟用人才,換湯不換藥的內閣與施政,將無法給予民眾任何期待。

(作者陳中寧 為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