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02自由時報   專家痛批:問題在「馬」不在牛
上一頁 向上 下一頁

20091102自由時報  

「食品衛生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案暨美國牛肉開放進口風險管理」公聽會昨日在立法院舉行,民進黨立委涂醒哲與學者專家、民間團體代表紛紛質疑開放美國牛肉進口政策與風險管理。 (記者廖振輝攝)

〔記者王昶閔、洪素卿/綜合報導〕中興大學名譽教授吳明敏表示,依照目前政府的態度,美國牛絞肉、內臟早晚會進口台灣,不但對易發病的孩子不公平,對弱勢也不公平,弱勢者較無能力去分辨與區隔美國牛。立委涂醒哲則砲轟,問題在「馬」不在牛,一人獨裁決定,毫不尊重衛生署專業與民意!

兒童、青少年風險高

就在行政院昨晚正式公告放寬美牛進口前,立法院於昨日上午舉行美國牛肉開放相關公聽會,多位學者苦口婆心呼籲政府重新檢視美國牛肉進口政策。

台大獸醫系教授賴秀穗表示,美國牛肉、牛腦、內臟、絞肉他都敢吃,因為他六十幾歲了,吃了也來不及發病,但十五歲以下的兒童、青少年,卻很可能感染。國家利益不能用國民健康來換取,八成民眾都反對,馬政府如果要硬幹,一定會付出代價。

東海大學食科系主任蘇正德表示,「美國牛肉不是牛、不是羊的問題,是『馬』的問題。」如果選後再開放,就不會有這麼多問題,如今民粹加上政治,讓美國牛肉問題陷入無解。

中台科技大學教授潘銘正表示,目前無論是人或牛,都無法做到生前診斷,都是死後檢驗,對國外屠宰的進口牛肉,各國都是對源頭進行把關、管理,邊境並不檢驗普利昂蛋白,技術上也有困難,日本、韓國、歐洲都是如此。

籲政府重新檢視政策

事實上,昨晚公布的進口牛肉檢疫及查驗管理辦法,根本未檢驗普利昂蛋白或可能遭污染的神經物質,僅檢驗動物用藥、農藥殘留、重金屬殘留、大腸桿菌等。

不過,昨日也有部分食品科技學者舉行記者會,呼籲社會不要嚴重誇大美國牛風險,輔大食科所教授陳炳輝表示,每種食物都有其風險,即使是看似安全的傳統烹調法像是長時間滷煮,也都會產生致癌物,民眾應該要充分了解,不是一味恐慌。

中國醫藥大學風險分析中心主任謝顯堂則強調,此次政府錯在不應掉以輕心,輕忽風險溝通,一下子從帶骨牛肉開放到內臟、絞肉,開放尺度太大,才導致民眾無法適應,即便要開放,也應採逐步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