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07自由時報
文建會主委換成前台北聽障奧運會總執行長盛治仁,目的是籌備中華民國建國一百週年慶祝大典,很明顯,文建會變成政府的文化活動小組了。
長久以來,文建會的功能就一直不確定,本來應該是主管國家文化事務的最高機構,一年也有超過百億的預算可用,但文建會卻始終沒做出什麼事來。
最主要的原因,是文建會本身沒有確定的目標、沒有長期的政策,只要主管換人,政策就跟著變,文建會主委為了求表現,歷任主委無一不走短線操作,希望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拿出一堆數據來證明自己的績效。
剛剛下台的黃碧端就是這麼做的,到處參加活動的開幕、剪綵,她在任一年多,沒聽說她的文化政策是什麼。
盛治仁當文建會主委的主要任務,是為了建國一百週年慶祝大典,這下文建會主委可成了康樂股長了。
然而看看聽障奧運交出了什麼成績單?表現了什麼台灣文化嗎?最應該表現台灣文化的開幕式和閉幕式,除了辦桌以外,還有什麼東西是台灣人看了會覺得感動的?
平常不重視文化,難怪連要辦活動的時候,都拿不出台灣的文化特色。
文建會是最應該重視台灣文化的政府單位,但長期以來卻對台灣文化工作者的成績視而不見,老是想些「點子」去「衝業績」,從「台灣紅」、「台灣綠」到「文化創意產業」,全部都是笑話。
文建會應該做的事,就是推廣台灣文化工作者已經有的成績,把台灣的文學、音樂、美術、電影、設計、傳統工藝等等「現有的」作品,推廣給大眾,讓大部分對文藝陌生的老百姓知道,台灣也有那麼多優秀的文藝工作者和文化產品。
這麼清楚的事,但很遺憾文建會不能長期執行、甚至不會執行,難怪柏楊、林海音這些愛台灣的作家們,最後卻選擇把他們的手稿、資料捐給中國大陸。
不重視文化事務的政府,執政者不會留下名字,馬英九如果懂這一點,就要從重視文化開始做起。
(作者侯吉諒 為詩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