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16大紀元時報
☉劉孟奇
台灣大幅開放美國牛肉進口已成定局。面對「技術犯規」可能引起貿易報復的威脅,行政院的「三管五卡」宣示,似乎是安定人心的效果大於實質阻絕的作用。無論如何,令人好奇的是,台灣政府為什麼急著與美國就牛肉問題達成協議,並不惜做出極大讓步?
其實,就在宣布台美牛肉協議內容之後的一兩天內,行政院財經首長已經主動將「開放美國牛肉」與「重啟台美TIFA(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談判」連結在一起,只是面對出乎意料的激烈民意反彈,官員發言也急趨保守。其原因應當是,避免民眾對於重啟TIFA談判的預期過高,而萬一事與願違,對美國牛肉進口協議的政治反彈將會更加激烈。
不過,隨著台美牛肉協議正式生效,反美牛浪潮逐漸平息,台灣政府釋放出來的「台美將於年底於台北重啟TIFA談判」的訊息,也越來越頻繁與明確。敏感的觀察者不難發現,年底時機與將在台中舉辦的第四次江陳會時間幾乎重疊。從政治外交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安排不會是巧合。明白一點說,TIFA與ECFA兩個議題顯然即將結合在一起。
將TIFA與ECFA掛勾,從台美中三方角度來看,當然各有盤算。從台北的角度來看,隨著ECFA正式談判的時間越來越近,民間反彈的力道也越來越大。特別是ECFA至今內容不明,後果評估眾說紛紜,而是否會造成新一波的產業出走及失業潮,也沒有什麼人敢斬釘截鐵地否認。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能夠讓民間形成「TIFA與ECFA相輔相成,簽ECFA有助台灣與歐美自由貿易談判」的印象,顯然有助於降低反對聲勢。
從華盛頓的角度來看,官方立場當然鼓勵ECFA談判;不過可以想像,ECFA必須符合兩點美國利益:第一是美國企業可以藉由台灣做跳板,去敲開中國市場的鐵門;第二是台灣不能因此而向北京過度傾斜,危及美國在西太平洋的區域安全布局。從這兩點來看,華盛頓在解決牛肉問題後,也樂得做個順水人情,跟台北重啟TIFA談判,甚至某種程度讓TIFA替ECFA背書,以確保美國可藉由ECFA得到重大商業利益,並避免美中在台灣的影響力失衡。
對於北京而言,這個新的局勢發展則顯得有些尷尬。從「以商逼政、以經促統」的角度來看,當然對於ECFA要樂觀其成;但是,對於美國抓住這個節骨眼出手,並擺明要在ECFA上得到明顯利益,北京恐怕不只有點不爽,也必須重新謹慎考量ECFA的可能效應。也難怪北京最近在言詞上對於ECFA的熱度明顯降溫,甚至不時說出「兩岸關係不要有外力介入」的警示話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