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30自由時報   郝龍斌又攻下一個山頭
上一頁 向上 下一頁

20091130自由時報  

台北市長郝龍斌最近下令,禁止市內三百所學校訂閱《蘋果日報》,同時台北市立圖書館和學校的網路,也被禁止與《蘋果日報》連結,理由是該報內容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

政府以行政權力限制一家報紙的發行和流通,是不可以被接受的;因為只有專制國家,才由政府決定和左右媒體。在民主國家,由於不同程度的社會主義傾向,導致公立學校和政府資助的各種項目。但政府並不可以用出資為由,就來干預學校或項目內容的篩選。否則政府的行政力量就會左右大眾思維,最後走向專制。

在美國早就發生過這種爭議,但解決的方向,卻是朝向保護言論和新聞自由。一九九九年,紐約市布魯克林藝術館舉行名為「聳動」(Sensation)的展覽,其中一幅作品是:聖女瑪麗亞身上被塗上大象糞。當時的紐約市長朱利安尼在展前批評說,如展出這種作品,市府將撤銷每年給這家藝術館的七百萬美元資助,「你不能拿政府的錢,來褻瀆宗教」。

但朱利安尼的「威脅」,遭到美國媒體的強烈批評,認為是干預藝術表達自由。雖然該藝術館是市府資助的,但政府卻不可以因此干預具體的展覽內容。如這種干預被允許,那麼同樣由政府資助的市立圖書館、博物館等,進什麼書,辦什麼展覽,邀請誰演講,是不是市府官員都有權審查和決定?最後紐約市政府的威脅起到了完全相反的作用,那件作品不僅得到展出,而且由於這一反面廣告而觀眾倍增,政府也沒敢停止撥款。

雖然那件展品完全是極左派的垃圾,但對言論自由的保護,是不可對言論本身的內容有所篩選的,否則就不叫言論自由。也就是說,不是「好」的言論就被保護,而「壞」的言論就被封殺或限制。這個「好」和「壞」由誰來決定?最沒有決定權的是政府。

台北市府以「為孩子們好」的所謂「善」的名義,禁止對一家報紙的訂閱。如果這開了先例,政府就可以用同樣的名義,明天禁止一個電視節目,後天限制一家電台或雜誌。在美國,那些專門刊登獵奇、煽情、聳動內容的小報(Tabloid),像《國家詢問報》、《星報》等,每週發行一千萬份,政府從未下令禁止中小學訂閱。但這不等於學校就會都去訂。

孩子們應看什麼讀物,不是政府選擇,而是由各學校董事會或教師等專業人員決定。如果學校「允許訂閱」,而家長反對,那麼家長可以控告學校,或讓孩子轉學。同樣,如校方「拒訂」,學生家長認為錯誤,也同樣可告學校,到法庭為孩子爭閱讀權,最後由法官裁決。總之,孩子的道德教育和成長等問題,不可由政府決定。

有人強調,有六成民調支持台北市府決定,因為這是保護孩子。但這種涉及言論和新聞自由的爭議,不同於選舉,它不屬於靠民調、大眾解決的範疇。而是靠專業、獨立的司法,靠對言論自由的根基有深入理解的各級法官來裁決。總之,政府對言論的內容沒有裁決的權力,更沒有限制的權力。台灣曾長期在獨裁統治下,很多人對政府限制言論自由警惕不夠。但不要忘記,人類最沉重的災難,都是在高舉「好」和「善」的大旗下進行的。

郝龍斌當選台北市長後,對他的國民黨軍頭父親說,「報告總長,山頭攻下來了!」現在他又攻下了一個「山頭」。如此攻下去,不用等到馬英九跟對岸終極統一,台灣就會回到郝柏村的「戒嚴」時代了。

(作者曹長青為獨立評論員,http://caochangq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