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01自由時報   一覺醒來民主台灣不見了──絕非危言聳聽
上一頁 向上 下一頁

20091201自由時報  

這個星期六,台灣十七個縣市的三合一選舉即將投票,具有豐富選戰經驗的專家,大都會說選民的投票意向在這個時候已經變化不大,選舉結果大致底定;因此相信不少候選人現在的心情想必是:希望第二天一覺醒來就是當選謝票的星期天!但是對於廣大選民與非選區的其他公民來說,似乎就沒有這麼輕鬆了,這次選舉的版圖與票數變化如果不能產生意義,大家恐怕就該開始關心有天一覺醒來台灣到底還是不是民主的台灣?

一次地方選舉需要如此無限上綱嗎?原本實在不需要。因為,縣市級以下的選舉,候選人條件、人脈、宗親、地方政情因素遠大於其他;況且,這次的選舉依照四年前與選民的契約約定,依法依理該有二十三個縣市的首長與民代必須改選,馬政府稍早卻以縣市升格為由,硬是以延任手法把包括台北縣在內的六個縣市排除在選舉之外,讓今年的投票人口為之大幅降低。但是極其弔詭的是,兼任黨主席的馬英九面對這次已經被他逕自更改遊戲規則的縮小版選舉,居然幾近把國政棄置一旁的全台瘋狂助選,其以總統身分動用國家資源連日來引發黨政不分、特權擾民的抨擊不斷,然仍執意行之未有稍改,施政的輕重緩急已經完全不符比例原則。

馬英九的著眼點究竟是什麼?實不得不啟人疑竇:這與選後將立即登場的第四次江陳會與明年元月與中國的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談判有沒有連帶關係?馬英九親自出征把這次選舉打成政權保衛戰,是不是想藉此為他後續出台的傾中政經政策塑造民意背書的假象?若是如此,十二月五日具有投票權的選民就要好好想想你投下的這一票已經不是在選一個你熟識的地方服務對象,這一票顯然將被政客援為不當運用,甚至影響國家前途與子孫生存發展,這一票還能夠因為人情而隨便許諾嗎?

對於馬英九政權的「定性」,上海東亞研究所所長章念馳最近在對岸官方的「中國評論月刊」發表的「對和平發展勿抱膚淺認識」文章,真是言詞淺白、大膽表述,絲毫不作遮掩。章文直指馬英九的路線有別於兩蔣、李、扁,「他主政的前四年,加上可能繼續執政的後四年,是兩岸良性發展的歷史機遇期,也是兩岸關係的關鍵期,是值得我們倍加呵護的。」這段文字出自與台灣對峙六十年、至今不放棄併吞台灣的敵人之手,馬政權到底是什麼,還不夠諷刺嗎?

不但中國當權派的附庸文人如此看法,若再對照中國流亡作家袁紅冰著作「台灣大劫難」對馬英九的「定調」,那就更透徹清楚了。袁紅冰直言馬英九政策是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全面的投降;其中,馬英九由於不敢否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不能合乎邏輯地確認一中就是中華民國,既然只有「一中」,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是不能並存,不共戴天的政治概念;企圖透過所謂「各表」掩蓋兩個政治概念互相絕對否定的邏輯關係,不過是掩耳盜鈴的欺人之舉。只不過,「中國此時欺人是為了掩蓋其二○一二年解決台灣問題的統戰陰謀;馬英九政府欺人是為了掩蓋其向中共政治投降的真相」。

袁紅冰「中國視馬英九為可以任意擺佈的大玩偶」,與章念馳的「我們要抓住馬執政期」,這不是內外一致、前後呼應嗎?換句話說,馬政權是中國希望在台灣扶植的勢力,馬政權繼續壯大的一天,就是中國得以進一步染指台灣的一天,那麼今天馬英九南北掃街急欲鞏固自己在地方縣市支持基盤的行動,深層背後所代表的意義不是令人不寒而慄嗎?台灣選民若把票投給馬政權支持的候選人,是不是等於間接協助中國建構「統一」台灣的計畫?這是台灣選民投票的目的嗎?

地方選舉本來關係地方自治,與國家方向牽連不大,現在馬英九將之提升到中央決戰層級,這已經不是在選縣市長了,如果不能洞悉有人已經被中國當成「紅色代言人」的本質,進而小心審慎投票,或者積極投票以為反制,則一覺醒來,民主台灣突然不見了,絕非危言聳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