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27大紀元時報
☉王華
Google(google.com)打算退出中國,「谷歌中國」(google.cn)可能將消失。盡管結果尚未確定,但事件卻令更多人覺醒了。自從二戰以來,這個藍色星球60年沒有大型的戰火了,然而敏感的人卻說,這裡硝煙比以前更濃了。他們說的就是心靈之戰,價值觀之戰。
拋開谷歌被中共間諜傷害、谷歌在Google的利潤只占1%等基礎原因,跳出來站在價值觀的角度看,崇尚資訊自由流通的Google,與獨裁專制、限制資訊流動、企圖控制人們思維的中共,可謂水火不相容。從這點看,2006年進入中國的Google,一開始就注定了它今日的退出。其實,谷歌能退出並不一定是壞事。
Google技術建立的出發點是全球資訊共享,為了加速資訊流通,才萌生了搜索引擎的想法。為了保證資訊的正常流動,Google絕不允許把廣告插入到搜索結果中,因為作為「資訊銀行」,Google賴以生存的基礎就是人們的信任,一旦信譽受損,就等於自取滅亡。然而中共治下的百度搜索引擎卻走了完全相反的路。誰想把自己的結果顯示在前面,誰就得給百度交一筆錢,百度主要就靠這種黑社會收取保護費的方式來掙錢。
人類社會有很多種分類方法,比如按國家分類,按民族分類,按地位、職業、性別、年齡來分類等。中國有句古話叫:「人以類聚、物以群分」這個類就是按價值觀來分的類。只有持相似價值觀的人才能真正相聚在一起。
體現在谷歌事件上,再一個例子就是Google尊重音樂的知識產權,所以他不做非法的音樂下載產品,而百度在中國靠下載盜版音樂大發橫財,後來谷歌也跟著做了類似產品,由此可見,價值觀決定了人們最終的取捨。人們不知不覺中都參與了這種價值觀的戰爭。
往大了說,人類制度按價值觀可分成兩大類:自由民主平等社會與專制獨裁統治社會,在對待資訊思維的態度上也是截然不同。近年來中共花巨資大舉收買海外媒體,企圖利用掌控更多的傳播力量來影響世界,並利用「出口轉內銷」,將海外散布的不實之詞反過來灌輸洗腦大陸民眾。
因此,這種價值觀之戰也必然體現在媒體上。不同價值觀的人看不同的媒體,媒體的定位也更大程度取決於其價值觀的定位。毫無疑問,中共同自由世界的普世價值觀之爭,必定會演變成激烈的「新聞戰爭」,谷歌事件只是其中的一個小小戰役。
這讓人聯想到最近幾年海外華人創辦的獨立媒體,如大紀元、新唐人等,由於他們維護的是普世價值,他們一定會在這場新聞之戰中穩操勝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