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05自由時報   台灣千萬不可淪為民主陣營之敵

上一頁 下一頁
 

20100205自由時報   

美國政府上個月底宣布軍售台灣價值六十四億美元的武器,意在平衡中國增加軍備、維持台海均勢,並對亞洲盟邦發出信守承諾的訊息。對此,中國不但強烈反應,且威脅要制裁參與對台軍售美國企業,近日中國官方媒體還做出中國民眾支持此項制裁作法的新聞。此外,歐巴馬總統不顧中國政府警告,宣布本月底將會見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又讓中美摩擦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去年以前,歐巴馬為金融風暴所困,中美關係顯現難得的融洽。但隨著金融風暴逐漸緩和,以及中國利用美國危難臨頭之際,大敲「大國崛起之夢」的鑼鼓,引起亞洲民主國家的憂慮,歐巴馬今年以來的中國政策似乎準備有所調整。在這樣的局勢下,剛剛過境美國獲得禮遇的馬英九總統,恐怕要想清楚一點,究竟美國是因為馬傾中而禮遇他?還是想把馬從傾中的歧途拉回來?

最近,除了中國政府有意制裁參與軍售台灣的美國企業,中國學者也有人開始分析到,包括歐巴馬對軍售台灣、接見達賴等問題,加上貿易、匯率引起的緊張,中美兩國關係可能從「以戰略合作為主導」,轉為「以戰略競爭為主導」。與此同時,美國一些智庫專家也預言,今年的中美關係將不如去年好。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政府口口聲聲堅決反對什麼什麼,打算制裁什麼什麼,但它真的有能耐教訓歐巴馬嗎?

其實,中國自我感覺朝經濟大國發展,但這主要是拜中美貿易之賜。一旦中美由合作轉為競爭,中國要靠美國市場發財,勢必會增加許多壁壘,而只要中國的經濟成長為之減緩,其國內的就業、消費、社會穩定都將一一亮起紅燈,構成不小的政治壓力。更何況,中國累積的外匯存底,除了以美元形式儲備,不可能兌現成實際物品回銷國內,所謂拿外匯存底當對付美國的武器,根本是紙老虎的裝腔作勢罷了。

話說回來,中國揚言制裁軍售台灣的美國企業,雖然未必恐嚇得了那些企業,因為中國不是它們唯一的市場,但這種殺雞儆猴的手段,倒有可能運用在台商與台灣身上,而台商與台灣則難有招架能力。多年來,中國以優惠措施吸引台商前往投資,現在則開門歡迎自動上鉤的馬政府,目的絕不是為了幫台灣拚經濟,而是累積勒索台灣的籌碼。過去,已經有知名台商遭到中國的政治勒索了,馬政府繼續往一中市場的火坑跳,有朝一日中國下令馬政府吞下中國定義的「一個中國原則」,馬政府就走投無路了。

現前,中國要怎樣跟美國鬥,鬥不鬥得過美國,那都是中國的事,不干台灣的事。不過,台灣仍應避免遭到池魚之殃。首先,若台灣經濟繼續鎖進中國,使得兩岸經貿綑綁在一起,那麼當中美發生貿易摩擦時,台灣便在劫難逃了。所以,馬政府一頭熱的ECFA,千萬不能只會吃、不會算,犯了戰略上的錯誤決定,害慘台灣二千三百萬人。其次,馬政府把台灣視為中國的地區,戰略利益與民主國家漸行漸遠,哪天中美戰略競爭起來,台灣將從亞洲民主盟邦之一,淪為亞洲民主盟邦之敵,後果不堪設想。

一九七八年底「美匪」宣布建交,當時蔣經國總統曾要求美國政府,「為確保西太平洋地區,包括中華民國之和平及安全,美國亟需採取具體有效的措施,並對此一地區各國重申其保證」。可見,蔣經國對國民黨外來政權之所繫十分清楚。台海的穩定固然是美國追求的目標,但這與國共追求的終極統一截然不同。如果馬英九違背台灣人民的意願,一意孤行地傾中促統,以致在可能到來的中美戰略競爭選錯邊,則馬政府必將遭人民之唾棄。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