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07自由時報
〔駐日特派員張茂森/東京六日報導〕前國防部副部長林中斌就台灣防衛問題回答日本媒體指出,在沒有F-16C/D和柴油潛艦的情形下,以目前台灣的防衛力很難阻止中國解放軍的登陸,但台灣如組成游擊部隊實施游擊戰,「將有遏阻解放軍登陸的效果」。
日本「讀賣新聞」六日的報導指出,美國拒絕將有能力攻擊中國本土的F-16C/D型戰鬥機或柴油潛艦賣給台灣,台灣內部的美國「棄台傾中」聲音高揚之外,也開始主張重新檢討台灣的防衛戰略。
就中台軍事平衡問題,林中斌表示:「在空軍電子戰與對潛艦預警能力上,目前台灣還有一點優勢,但在陸、海軍則是中國居上。」他指出,中國不但擁有彈道飛彈,也保有核武,但是中國主要目的是「解放台灣」,並無摧毀台灣的意思,解放軍的意圖是在「四十八小時之內占領台灣」。
林中斌強調,防衛台灣的必要條件是要配備F-16C/D和柴油潛艦,因此以目前台灣的防衛力「很難阻止解放軍的登陸」,為了阻止解放軍的登陸,「必須改變防衛概念,讓游擊戰成為防衛主軸」。
至於具體做法,林中斌說,首先招募服過兵役的國民,在正規軍的特殊部隊指導下,在各地編成輕武裝游擊部隊,「以台灣人的愛國心,最少應該可以動員人口五%的大約一百多萬人」,他指出,「連美軍都無法應付阿富汗的現代型游擊戰」,如果讓中國解放軍理解到就算成功地登陸台灣,也無法應付游擊戰,如此才有抑制中國解放軍侵攻台灣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