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13大紀元時報  鬆綁登陸投資項目 專家憂台經濟前景

上一頁 下一頁
 

20100213大紀元時報  

【記者鍾元/台北報導】行政院核准鬆綁登陸投資項目,連最受矚目的面板和晶圓也獲准開放,其他還有基礎建設、服務業和農業等4大類,共約開放了10餘個項目。此項鬆綁政策一出,對未來台灣的經濟影響如何,台灣投資中國受害者協會理事長高為邦,以及童文薰律師均認為將對台灣的經濟前景不利。

高為邦博士認為台灣的經濟政策,不能跟著大企業的要求在走,希望面板廠開放的是大企業,出走到大陸他們有便宜的組裝廠在附近,獲得便宜工資,必定會在大陸更擴充生產,當然這對大企業的經營有利;但相對台灣高工資的勞動力將萎縮,這使得台灣的失業率更嚴重,政府的財政更困難,社會問題也更形嚴重,這對台灣的經濟發展不利。

童文薰律師則認為台灣經濟問題的原因,就是存在把產業奉獻給了中共。她說不能一味的屈從大廠商的聲音,沒有顧及到老百姓的聲音。她以律師的觀點表示,鬆綁登陸投資項目對大陸更開放了;將來與大陸簽訂ECFA協議,法律契約條文簽訂了,這些作法都是一去不回頭,她質疑台灣經濟發展策略在哪裡?

至於要如何解決台灣的失業率問題,振興經濟再創台灣經濟奇蹟?高維邦博士提出台灣的經濟發展,要建立在改進外勞政策上,政府應該把便宜的外勞移到台灣來,而不是把台灣的企業移到大陸去。他認為使外勞薪資與本勞薪資脫鉤,以市場機制引進外勞,增加外勞人數,這不但不會剝奪本勞的就業機會,反而因為有外勞的支援,部分出走的產業就能回來,本地的產業也因此茁壯,其結果就會把就業的餅做大了,台灣的失業問題自然消失。

台灣產業外移20年來,台灣的經濟有更發展嗎?童文薰律師提到20年前,台灣法律研究所畢業的學生,1個人有5個工作機會在等他,而現在5個畢業生在搶1個工作機會。童律師認為要解決台灣的高失業率,不是要工作政府就給企業補貼,台灣的民眾要的是工作權,靠產業外移不是發展經濟之道。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