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03大紀元時報
【大紀元訊】1980年後出生的中國第一代獨生子女,他們的孩子同樣是獨生子女,被稱為「獨二代」。和「獨一代」一樣,冷漠、無法合作等特質也延續到「獨二代」身上,衍生許多潛在的社會問題。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周孝正表示:「第一代獨生子女失去手足之情,到第二代,這種情況雪上加霜,不但沒有手足之情,甚至不再有舅舅姑姑、叔叔大伯,人格上的殘缺將比第1代更加嚴重。」
周孝正說:「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意味著他們缺少非常重要的一種心理情感,成了心理和人格上有缺陷的一代,孤獨、自私等問題一一出現。」
第一代獨生子女在心理上並未真正成熟,卻已要擔負起為人父母的責任。32歲的北京人張銳表示,他是家裡獨子,深知獨生子女的孤獨感,他覺得「獨一代」們普遍存在心理不成熟,對父母的依賴心強,獨立意識遠沒父輩強。
如今有一個7歲兒子的他說,有孩子之後,對父親這個角色適應了很久,還是覺得缺乏足夠的心理準備,總想著自己還不會照顧自己,怎能照顧好孩子,孩子的養育方面依賴父輩的指點和幫助。很多人都想著把寶寶直接交給父母撫養,有的索性花重金請全職保姆來帶孩子,他們也知道這樣對孩子成長有很多壞處,但自己實在搞不定。
北京東城區史家小學王老師認為:「獨二代」的父母更加自我。他說:「在與第二代獨生子女的家長溝通中,發現與其他父母相比,這些家長更以自我為中心。他們想的都是『我的孩子必須優秀』、『我的孩子不能受一點委屈』,很少想到,不可能每個孩子都是第一名;除了物質條件的滿足和外界的高度關注之外,孩子更需要得到心靈的滋養與呵護。」
「獨二代」由於生長環境和生活環境的特點,在6+1(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顧1名孩童)家庭結構環境下,大多由爺爺奶奶撫養,「獨一代」儘管生了孩子,但他們習慣被別人照顧,不會撫養孩子,甚至沒有撫養的意識。父母注意力大都放在孩子的外在變化和物質滿足上,很少留意和孩子的心靈溝通,久而久之導致孩子出現社交恐懼。
因此,「獨一代」和「獨二代」之間存在隔閡。因「獨二代」是隔代撫養,導致「獨一代」和「獨二代」之間的衝突。「獨二代」不但沒有手足之情,連父母之情也非常淡薄。
「獨二代」不僅缺乏親情,在市場競爭環境下出生和成長的人更有著機器般冷漠,只承認競爭法則而不講其它。一位初中生就表示:「我相信我會比別人強。因為,這個社會只有強者才能生存下去。」除情感的缺陷,「獨二代」還面臨價值觀的扭曲問題,在孩子中已經成為普遍現象。
周孝正指出:「人口負增長會帶來很多社會問題,比如老年化問題、勞動力問題;農村都生一個孩子了,進城務工的比例就變得很小,勞動力未來可能出現缺乏。」
周孝正談到大陸「頂客族」則說:「現在很多頂客家庭不要小孩,儘管目前這種現象還不普遍,但必須重視,一旦多起來,必然會產生巨大的社會壓力,對於未來的人口、養老等問題都將影響深遠。」
「頂客族」意指雙薪無子女的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