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13自由時報   ECFA︰台灣被併吞之路

上一頁 下一頁
 

20100313自由時報  

副總統蕭萬長最近頻頻向工商界喊話,強調與中國簽訂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必要。按他的說法,在全球區域經濟整合中,台灣不能缺席,要避免被孤立及邊緣化,簽訂ECFA是起步,不簽不行,而且中國市場「全球矚目,台灣沒有理由,也沒有必要忽視」。這位馬政府的經濟策略「總設計師」還宣稱,政府不是把所有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但當籃子裡放滿雞蛋,大家都伸手拿時,台灣也要去拿來吃。

蕭萬長為ECFA敲鑼打鼓,當然不是新聞。從馬英九總統到其黨政高官,一年多以來一直以「邊緣化」、「孤立」為由,引東協加一為例,恐嚇台灣人民,不應反對ECFA。不過,即使吹牛,也應該打草稿;與人民溝通,更不能不根據數字講話。

以我國對東協主要六國出口而言,今年一至二月金額五十六.七億美元,為歷年同期次高。同期間,我國對中國及香港出口,不但金額創新高,且所佔比重已達四十二%的歷來最高水準。中國不但是我國最大出口市場,我國更有超過七成對外投資集中於中國。換言之,中國這個籃子即使放滿雞蛋,台灣已經有不少人去拿了許多。官方數字如此,曾經當過國貿局長的蕭萬長,卻還要提醒國人「沒有理由」、「沒有必要」忽視中國市場,且拿東協加一警告國人,除了「睜眼說瞎話」、「居心叵測」,吾人實在沒有更貼切的話語足以形容。

更基本的問題,馬政府一直未向公眾解釋清楚,我國至今在與各國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以加入區域經濟整合,中國是最大麻煩製造者。如今馬政府轉而求助中國,希望經由ECFA,打通與其他國家簽FTA的障礙,這豈非與虎謀皮?如果中國在簽署ECFA之後,繼續阻撓我國與美日歐等主要國家簽訂FTA,我國的應變之計何在?蕭萬長說,ECFA為我國加入區域經濟整合的起步,然而,這種「起步」,如果只是建立在期待中國善意的一廂情願,以馬政府的無能又傾中,更可能結局卻是,台灣經濟淪為完全依賴中國的「終點」。

如此可能的悲慘結局,對主張「兩岸共同市場」的蕭萬長,也許不是問題;對心懷「終極統一」的馬英九,也正中下懷。但是,即使在執政黨內部,也無以服眾。有如新任立院經濟委員會召委吳清池所質疑,一簽ECFA,台灣就失去政治主體;過度依賴中國,對我國沒好處,中國就是要以ECFA卡住台灣。事實上,台灣社會不斷強烈要求,不論在簽ECFA之前或同時,與主要國家也簽訂FTA,或起碼在ECFA明文要中國不阻撓我國與他國洽簽FTA,馬政府不僅無膽與中國就此談判,且已不計後果,自訂六月為ECFA簽訂期。

馬蕭兩人處理ECFA,因此形同兒戲,孤注台灣經濟於中國一籃,把經濟「中國化」,等同於「國際化」。更荒唐的,馬政府不但寄望中國善意,ECFA要有最多早期收穫,還有如蕭萬長所言,中國農產品及勞工不會擴大開放。同樣可惡的是,中國有鑒於台灣社會反對ECFA的聲勢越來越大,馬英九聲望且長期低迷不振,中國國民黨敗選連連,近月來乃出現所謂「讓利」之糖衣毒藥。本質上,中國千方百計要併吞台灣,經濟一時之「讓利」,只要能套牢台灣,有利「祖國統一」,將來自必從政治連本帶利回收。馬政府自以為得計,推進ECFA更為賣力;蕭萬長拖著顯已康復的身體,加緊推銷把台灣推向「一中市場」的禍國殃民計畫,正此顯例。

得過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海耶克(Friedrich von Hayek),上一世紀四○年代,曾著有《到奴役之路》一書,指集體主義社會,不論納粹德國或共產蘇聯,經由實施中央計畫,瓦解自由市場制度,最終必導致個人經濟及人身自由遭剝奪,是為「到奴役之路」。如今在台灣,馬政府一意孤行,蠻幹到底,三個月之內,就要與中國簽訂ECFA,擺明了不顧人民反對、不經國會監督、不願公民投票,強要把國家經由經濟統合,為中國所併吞。台灣人民對於這一經由ECFA通往被併吞之路的陽謀,絕對不能坐視,必須以實際行動,挺身反對到底。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