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17自由時報   中國不承認台灣 甭談軍事互信

上一頁 下一頁
 

20100317自由時報   

記者羅添斌/特稿

行政院長吳敦義昨在立院答詢時提及兩岸可循序漸進討論軍事互信機制議題,然而中國軍力日益強大,中國對台鷹派勢力不墜,兩岸光談個經貿議題就已困難重重,要談更加複雜的軍事互信機制,可說是難上加難。

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困難點,不在台灣,而是中國。我國在前總統蔣經國、李登輝任內先後宣佈解除戒嚴、解除金馬戰地政務,這就是對中國表達的最大善意;反觀中國,一九九五及九六年的兩次台海軍演威脅,讓兩岸政治關係倒退,並對中國鷹派勢力起了極大的鼓舞作用,認為唯有保持不放棄武力犯台的立場,台灣才會就範。

二 ○○八年台灣大選前夕,中國軍機又以極不尋常的態勢,每天有多批出海沿著海峽中線飛行,直到馬英九當選取得政權後,中國軍機出海飛行的情形突然消失不見。中國這項突兀的舉動,事後被視為是中國計畫在「台灣政情有變」情形下,對台軍事準備的一環。

軍事互信機制不是不能談,但吳揆所指的兩項前提仍有欠缺之處,那就是雙方既要談軍事互信機制,就應是相互承認主權,在取得平行對等的政治地位之下,才能進入軍事互信機制的實質協商,否則一如中國一貫堅稱的兩岸同屬一中,中國各級領導人不斷提出的祖國統一論,兩岸永無平等協商的空間,更遑論事涉國家安全的軍事互信。

台灣是直接遭受中國軍力威逼的國家,深刻感受國家安全必須確保的重要性,中國官員及解放軍將領經常會將兩岸軍事合作或共同協防掛在嘴邊,但是這些僅是政治動作及口水罷了,關鍵仍在於中國必須徹底改變心態,公開承認台灣的政治主權地位,否則再多的提議,都形同空談。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