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19自由時報
記者鄒景雯/專訪
民主基金會董事會昨在部分董事退席抗議下,通過新任執行長黃德福人事案,卸任的前執行長、現任中山大學社科院院長林文程受訪指出,民主基金會屬於台灣人民,不屬於政府,但他的離開卻是來自馬總統的壓力;以政黨輪替為由更換人事,違背了基金會的精神。
超越黨派組織 不屬於政府
林文程表示,民主基金會是超越黨派的組織,他十分感佩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二月十九日決定頒贈民主獎章給達賴喇嘛時,該會副董事長特別感謝美國人民對美國民主基金會的支持。美國民主基金會同樣是由政府撥款,但是他們認為美國民主基金會是屬於全體人民的,不屬於任何政黨,也不屬於任何政府,從這點看,台灣的民主自由仍然不夠成熟,令他感到遺憾。他期待董事長王金平未來在帶領時,能夠強調民主基金會屬於全體台灣人民的精神,這個理想色彩必須維持。
林文程描述,董事會花了相當長的時間討論他的人事案,不同黨派的董事與監察人都肯定他過去幾年的表現,王董事長強調不是將他撤職,並表達非常不捨。有董事詢問王是承受什麼壓力?王後來在午餐時坦承:他只差沒講出「馬英九」三個字,因此壓力來自馬總統。
林回憶,去年六月,董事會要換屆的時候,蘇起去見王董事長,把基金會的執行長與三位副執行長的「問題」一一列舉出來。他的第一條罪狀就是曾經擔任民進黨執政時的國安會諮詢委員,另一條罪狀是他在二
○○四年於美國民主黨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的閉門會議上講過支持台灣獨立,蘇起以這點認為,無論如何他必須去職。
林納悶表示,其實他已經不記得自己講過這段話,若有,他當時也是諮詢委員公職,同時既然是閉門會議,不是公開講話,蘇起卻說握有錄音帶,這是怎麼來的?令他有白色恐怖的感覺。
林文程又說,去年十月份,王董事長指示他去向當時的國安會秘書長蘇起說明基金會的情況,蘇起一開口就告訴他,雖然他做得很好,但是執行長是個象徵,因此政黨輪替人事就該更替;但這點與基金會的精神完全不符。
外傳基金會受到中國關切,林表示,一直都有聽到這樣的說法,包括基金會的副執行長到中國時都曾觸及。有沒有這樣的壓力?他沒有證據,但確實聽到中國許多人對基金會人事有所關心。
林提醒,過去他除了政府交辦的事項一定配合,同時依據章程處理會務,只要有助促進人權的提案,不分藍綠一視同仁,現在基金會因政黨而輪替,未來是否還會支持中國的民主與人權?「這點是基金會當年成立時的朝野共識,千萬不能放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