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20大紀元時報  英媒:中共威脅美國 只能是幻覺

上一頁 下一頁
 

20100320大紀元時報 

【記者李曉宇/編譯】英國《每日電訊報》資深記者安波斯(Ambrose Evans-Pritchard)近日發表評論文章(China may threaten but its muscle is illusory)指出:中共變的狂妄自大;它將歐巴馬的柔性外交誤認為是軟弱,將美國信貸危機誤以為美國在衰弱,並錯將其自身的重商主義泡沫當作經濟優勢。

文章指出,中美關係無疑是共生的,但衝突卻不會造成所謂的兩敗俱傷,衝突中華盛頓會獲勝。中共可以「威脅」華盛頓,但那只是北京的幻覺。

北京的「強大」幻覺

1個月之內,美國財政部必須裁決中國是否是匯率操縱國,如果裁定是,將觸發美國依據法律對中國進行貿易制裁,這種措施以前也使用過。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表示:「想要再次迴避北京操縱人民幣匯率這樣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很難,如果沒有一個實質性的警告,我們不會達到任何目地。」

上週日中共總理溫家寶在兩會閉幕式上仍堅稱人民幣未被低估,他挑釁說:「我不認為人民幣被低估了。我們反對別的國家指責、甚至強迫一個國家的貨幣升值。」他並且再次要求美國採取具體步驟,保證投資者的美國資產的安全。

前些天中共政治局因應美國的年度人權報告,「指責」美國政府侵犯工人權利,踐踏人權;對此,安波斯寫道:中共政治局是不是集體吸大麻?

顯然,北京想否認其對信貸危機背後的全球經濟失衡應負的部分責任,特別是操縱結構性貿易盈餘,並通過購買債券壓低美元和歐元的長期利率。中共對此問題的看法無疑是妄想。

但是北京還願意增加賭注,它誓言要懲罰涉及美國對台灣64億美元軍售的任何美國公司,威脅中國將禁用波音,以及升級台海衝突等。在哥本哈根,溫家寶指派一名下屬與歐巴馬進行談判,有意羞辱歐巴馬。歐巴馬很氣憤,他說:「我不想再為這個瞎忙活。」這句話概括了白宮今天對中國的心情。

我們勸誡自己相信中國已經是一個超級大國;它有可能會成為超級大國,但現在還不是!中國被日本、韓國、越南、印度所環繞,而這些國家都是美國的盟國;在其 4千公里的邊境線上還面臨一個難以對付的俄羅斯,許多中國移民渴望在黑龍江對岸找到生存空間。而新興的亞洲國家、巴西、埃及和歐洲,都被壓低的中國人民幣所帶來的出口傾銷所激怒。

2.4兆美元外匯儲備是軟弱表現

北京大學的佩蒂斯(Michael Pettis)認為,中國2.4兆美元的外匯儲備──也有的說可以說是3兆美元,是軟弱的表現,而不是力量的表現。在現代歷史上一個國家積累這樣大數目(佔全球GDP的5∼6%)的外匯儲備,只出現過兩次,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和20世紀80年代的日本;每次都出現在大衰退之前。

這些外匯儲備不能用於內部支持中國的經濟,它們成了纍贅,超出任何水平的宏觀信貸所需。事實上,它們是中國的功能失調戰略的最終衰敗跡象,這一失調的戰略即是:每個月購買300到400億美元的外國債券,以壓低人民幣,拒絕讓經濟適應貿易的現實。其結果就是工廠投資過度,世界充斥廉價商品。

西北大學的維克多施警告說,中共地方政府用於拉伸信貸限制的8千輛貸款購買的汽車,已建立3.5兆美元的債務,多數與基礎設施建設有關。他說,銀行可能需要5兆美元的財政援助。

作為美國的債權人,北京可以施加影響;但這沒有什麼用。如果中共政治局亂部署其虛幻的權力,華盛頓隨時可以立刻關閉市場來切斷中國出口型經濟的脈搏──到底誰能劫持誰?

任何企圖引發美國債券危機的報復都會反彈到中國本身,在極端情況下,可以通過資本管制阻止債券危機。羅斯福在1933年改變了規則,這樣的事情就會發生。中美關係無疑是共生的,但衝突卻不會造成經常所說的兩敗俱傷,衝突中華盛頓會獲勝。

貿易保護主義將有助美國

相反,1930年後的斯穆特一霍利關稅法滑向保護主義,並沒有造成大蕭條,1930年代的貿易合同比現在來的更加緩慢。斯穆特一霍利關稅的教訓是,它具有不對稱的影響,即會摧毀貿易盈餘國:那時是美國(現在是中國)。陷入財政赤字的英國也憑藉帝國優惠策略而成功撤出。

歐巴馬從來沒有標榜自由貿易,這個普遍接受的說法在任何情況下都造成對西方國家的威脅。他的高級經濟顧問薩默斯(Larry Summers)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表示,當你不得不與重商主義國家打交道時,自由貿易的實踐就失去了立足點。

掩蓋罪惡 中共是世界的一匹狼

英國前資深外交官華爾頓(George Walden)曾寫道:中共是世界的一匹狼;你不能對一個至今仍在否認、掩蓋與刪除毛澤東虛無主義的大虐殺罪行的黨國政權有任何幻想,感到心安。小心吧!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