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22自由時報
近月廢紙價格由谷底翻升,行政院長吳敦義表示要暫停廢紙外銷三個月。筆者閱聞不禁大吃一驚。國民黨所謂體察民意敏銳並提倡「庶民經濟」的吳敦義,居然會做出這種「白目」的決策,比三十年前他的同鄉前輩林洋港,簡直差十萬八千里。
半年前,當回收紙價慘跌至每公斤不到一元,資源回收弱勢者從街頭消失,怎麼不見政府補助?現在紙類回收價格上漲,吳敦義居然要停止外銷三個月,吳內閣真的是站在弱勢「庶民」這邊嗎?
三十餘年前,林洋港任省主席,有一次,市場毛豬拍賣價格上漲,當時擁有「穩定物價」大權的物價督導會報宣布毛豬停止外銷,毛豬價格應聲而跌。當時台灣養豬是家庭式的副業,中央宣布停止外銷,農民叫苦連天,卻又敢怒不敢言。官員則好官我自為之,誰敢觸犯操縱物價的「滔天大罪」?
唯獨當時林洋港不表贊同,他在省議會答詢,認為當時毛豬外銷日本、香港,替國家賺取外匯,而外銷市場有一定的運作機制,無預警式停止外銷,會讓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外銷市場毀於一旦,拱手讓人。他表示將向中央爭取改進方法。
筆者時任報社派駐省議會記者,除發新聞稿外,外加具名特稿乙篇,痛斥政府欺負農民,當農產品價格稍高,中央即下令停止外銷,價格立降。反過來,當農產品價格慘跌,農民欲哭無淚,政府卻不聞不問,反而慶幸「物價穩定」。這種偏頗心態,是以農民為「對手」和盤剝對象。
不久,林洋港果然到中央爭取了一個較平衡方案,即我方貿易商跟外國貿易商訂有外銷合同且有實績者,可照合同履行,不受停止外銷之限制。
筆者當時提出一個「衡平」的思維,若農產品價格高,政府就限制外銷,讓農民能賺的賺不到;反過來,當農作物慘跌,政府就有義務要補貼,如此才稱公平,而非單方傾斜。
(作者王伯仁 為資深新聞從業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