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24大紀元時報  大陸西南大旱 逾700萬人缺糧

上一頁 下一頁
 

20100324大紀元時報  

【大紀元綜合報導】中國西南地區遭遇罕見旱災,雲南、廣西部分地區的旱情已達到特大乾旱的程度,造成當地主要口糧的減產,嚴重打擊雲南、廣西等當地的糧食市場。目前旱情已導致雲南小春作物基本絕收,缺糧人數也達到700多萬。有專家分析,旱區糧食不夠吃,要從全國其他地方調糧食,可能成為全國大米漲價的誘因。

據《新京報》報導,自2009年7月以來,西南陸續遭遇罕見旱災,雲南尤甚。據雲南省官方統計,2010年雲南省小春播種面積(其中糧食1,770萬畝),受災面積3,148萬畝,占已播種面積的85%,絕收超過1千萬畝。

西南受旱這些地區,糧食總產量大約占全國的16%,雖然還不是糧食的主產區,但是還是會影響到當地糧食市場。水稻是雲南省的第一大作物,是全省2/3人口的口糧。

受西南大旱影響,雲貴等旱區米商開始到重慶搶米。加上此前當局上調了主產區2010年生產的稻穀最低收購價,重慶市場米價近來全線上揚。

據中新網報導,因品質相對較差,歷來不受重視的重慶大米,最近竟成了香餑餑。盤溪糧油批發市場經營戶周先生爆料,市場近日來了一些新面孔,專門採購大米運往雲南、貴州等乾旱嚴重地區銷售。此前,該市場很少出現這種情況。截至21日,周先生共向這些雲貴米商出售了2、3百噸大米。

盤溪市場經營戶田女士透露,目前這些雲貴米商已轉戰梁平、涪陵、墊江、南川等區縣,直接向當地米廠進貨。

涪陵龍潭一米廠負責人吳先生坦言,近期確實在給雲貴米商加工大米,加工量約占到整廠加工量的一半。他說,自己加工的大米此前只賣過涪陵、南川及主城,從來沒有賣過雲南、貴州這麼遠的地方。

雲貴米商入渝究竟搶走了多少米?目前暫無詳細數據,但對重慶米市卻產生了立竿見影的影響。在盤溪市場了解到,最近十來天,該市場米價全線上漲。

經營戶周先生表示,雲貴米商採購的大米均為本地米,批發價多在1.3元人民幣(下同)至1.4元/500克,而雲貴等地受乾旱影響,同等品質米價漲至近 1.7元/500克,將重慶米運到兩地有利可圖。本地米
突然間需求量大增,價格自然上漲,短短十來天,本地白米價格已從1.33元/500克漲至1.37元/500克。

據了解,盤溪市場近來價格上漲的大米不僅是本地米,因當局上調了主產區2010年生產的稻穀最低收購價,湖北米、東北米兩大外來主力品種都在上漲之列。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