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11自由時報   陰哥力虛 老馬不宜

上一頁 下一頁
 

20100511自由時報  

在我國歷任總統中,英文能力最好的應該是第五任總統嚴家淦先生。

一九六七年五月十四日,以副總統身分訪美的嚴家淦,接受美國全國性電視節目「面對新聞界」訪問,當時,國內電視台播出這段訪問的片段,畫面中的嚴副總統那口道地的英語,不管是遣辭用字、發音、語調,都讓國內觀眾大為「驚艷」,他的一口英語說得太漂亮了!

嚴家淦不是哈佛博士,更不曾留美,而是上海聖約翰大學理工學院畢業生,英語如此漂亮,應該和他從小接受教會學校的教育有關。

不提總統,有聽過前新聞局長錢復、宋楚瑜即席英語談話的人,也應該會覺得他們的英語說得比馬英九漂亮,至少沒有馬英九的一些缺點,包括他很明顯是用中文思考方式來說英語,就會出現國內外解讀不同的落差。他遣辭用字也算不上典雅,發音、語調更談不上道地。整體來看,馬總統的英語表現只能算是中上。

問題出在英語不是馬總統的母語。因此最近媒體圈內,頻頻出現一個聲音,呼籲總統實在不宜再用英語對國際發言。不管是從國家體面或專業方面來考量,元首對國際發言,應該交由受過專業訓練的英譯人員來負責翻譯,才能避免誤會、錯解,甚至引發政治風暴。例如最近的never(絕不)要求美國為台灣而戰,就被嚴厲批評;或是之前的next decades被批多了個s;以及用they來談八八災民,被批缺乏同情心;甚至更早的說颱風災民的表情cynical等等。類似錯誤,實在太多!

這方面,中國顯然做得比台灣好;他們的外交學院一直有計畫的訓練外語人才,中國歷來國家領導人的翻譯大都出自外交學院,而他們的表現也都中規中矩,很能符合國家領導人對外發言時的要求。值得馬總統三思。

(作者李本明 為資深英文編譯)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