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31自由時報   怎麼會有人反對公投?

上一頁 下一頁
 

20100531自由時報   

筆者沒有法律背景,但有實務經驗:公投在美國稀鬆平常,從未見過哪個大律師出面「指導」什麼議題什麼表述方式可以公投,什麼不可以。

例如筆者所在的馬里蘭州,前一陣子就舉行公投,議題是:變性人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可不可以上女生廁所?贊成的人認為,變性人的性別認同是女性,若強迫他(她?)們去男生廁所違反「兩性平權」;反對的人則認為,這樣會侵犯到其他女性的權益。電視上有位媽媽激動的說:我的女兒若在女廁看到外觀是男性的人「會被嚇到」!怎麼解決?公投!此外如綠地是否禁建、救護車能不能向病患收費等,也都曾經付諸公投。

公投,讓哈佛畢業生的一票跟在 7-11打工工讀生的一票同等價值,讓權貴人士跟販夫走卒擁有同樣發聲的權利。這就是公投的精義。

對於ECFA公投,馬英九曾扣過「增加社會成本」的大帽子。但是,在民主國家,最少在美國,從未聽聞以「節省社會成本」作為忽視民意、拒絕公投的藉口。請問馬英九的「國際觀」呢?大家該想想,為什麼馬政府要如此反對「讓人人都能表達意見」的公投?

陳長文擔心「ECFA公投無法得出『同意』的結論」,是很奇怪的顧慮!看看一則二○○三年賓州的新聞,標題是"Montgomery County Votes Yes for Open Space Referendum"。內容是,蒙郡居民公投同意繼續保留未開發土地,高達九成的人參加公投,贊成與反對比例為三比一。又如歐洲的愛爾蘭第一次公投時反對加入歐盟,第二次公投時同意。是怎樣的思考會說出這次ECFA公投終究無法得出「同意」的結論這種話?

二○○八總統大選時,加州也同時舉辦多項公投,很有趣的是,朋友投的票跟她女兒的不同:作媽媽的反對加州興建高鐵,因為怕加州財政無法負擔;女兒贊成,因為高鐵可以減少開車、促進「環保」。另一個公投議題,是同性戀婚姻是否該合法化?母女的投票傾向也迥異,但完全沒有因此而爭執或引發任何家庭問題。

對照之下,陳長文說若ECFA公投成案將導致民主危機,實在是荒謬到好笑!可別跟我說他口中的「危機」是怕馬政府無法對中國交代吧!

(作者陳瓊媛 為美國台僑,從事生化研究)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