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30自由時報   ECFA----「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落實

上一頁 下一頁
 

20100630自由時報   

昨天,六月二十九日,馬英九總統夢寐以求的ECFA,在中國重慶完成簽署,馬政府上上下下為此樂成一團。不過,最樂的還是中國,因為馬英九有志一同的促統努力,讓中國併吞台灣的圖謀輕易得寸進尺了(這是國共共同的早收清單)。一個最簡單的例證就是,二○○三年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的主體文件,就是在六月二十九日簽署的。時隔七年的同一天,中國分別與香港、台灣簽署CEPA、ECFA,其矮化台灣的象徵意義不言而喻。

儘管馬政府歡天喜地,台灣人民的忐忑不安,明顯寫在臉上。上週六,十五萬抗議民眾上街怒吼,要公投,反一中,五都全贏,棄馬保台。對投資者而言,昨天台北股市並未出現所謂的慶祝行情;對一般勞工而言,逃過全球金融海嘯之後,能否逃過新一波的失業潮,還在未定之天。尤其是,馬政府的開放承諾擴及服務業,包括中國的商業、通訊、配銷、娛樂文化及運動、空運、銀行及其他金融服務業等,都可來台設立商業據點。簽署ECFA,可能造成大量失業潮,看來惡夢即將成真了。

不僅是台灣人民憂心忡忡,ECFA簽署之前,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便提醒,兩岸間沒有免費貿易這回事,中國對台灣顯然具有政治性。所謂的政治性,就是要利用ECFA,以及馬政府的傾中心態,先把台灣套牢,然其最終目的就是要併吞台灣。台灣人民現在唯一的希望,就是棄馬保台,讓賣台的政權垮掉,讓愛台的政權執政,新政府至少可利用ECFA中的「終止條款」,把ECFA廢除掉,台灣人民才可翻身,重見天日。

今天,馬政府不顧民意反對,一意孤行簽署ECFA,對台灣人民與國際社會都是一大警訊。國共兩個中國黨,眼中毫無台灣人民,一心一意想用黨對黨的模式,將台灣事務中國內政化。而民主台灣竟然倒退回到萬年國會的黨國時代,台灣人民的聲音硬是被壓下去。簽署一個比照CEPA的ECFA,堪稱國共一致主張「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落實。怪不得,陳雲林對江丙坤說,「海峽兩岸的中國人,完全有智慧和能力來共同透過協商,解決我們自己的問題。」不客氣地說,台灣人民多少人跟你是中國人?台灣跟你哪有什麼我們自己的問題?這種「關起門來打」的句型,在血腥鎮壓西藏、新疆之後,不是也經常出諸中國領導人之口嗎?

香港跟中國的CEPA使用中文,意味著那是中國的國內事務,與國際社會無關。馬政府跟中國洽商ECFA,卻也是「中文書寫、國語交談」,沒有按照國際締約精神,至少存有英文文本,作為發生爭議時的定奪。很明顯,馬政府徹徹底底就是以「一個中國」內的事務來簽署ECFA的。如此自我矮化,還有什麼資格夸言「政府的兩岸政策一直堅持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對於國家主權、人民尊嚴,不容許有分毫損傷」?馬政府、國民黨,乃至馬英九,不要把台灣人民當傻瓜來騙了,簽署ECFA,真正的獲利者便是國共兩個中國黨。而一般民眾,以及中小企業都將無法生存,只剩下依賴中國的產業,整個台灣隨時都暴露在「中國風險」之中。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