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01自由時報   台灣人的平埔血統

上一頁 下一頁
 

20100701自由時報   

不久前,我參加了一次由高雄市金齡學會主辦的旅遊活動。我們遊過東石布袋後,順道去佳里糖廠原址參觀蕭壠文化園區。

佳里是以前遍布全台灣十一個平埔族系中最大的西拉雅族四大番社的蕭壠社所在地,而土生土長的台灣人除了目前已知的原住民外,很多人都有平埔族的血統。

有「唐山公無唐山嬤」,是指唐山公為延續後代只好就地取材,娶平埔族婦女為唐山嬤。清朝政府為了理番平番實施籠絡政策,賜姓、賜族譜給平埔族人,造成後代平埔族人種族認同困擾。昔日祖籍地的唐山人對移居到台灣的同胞鄙夷地說:「恁台灣人無番濟(多)也番少」這句話,絕非戲言。

土生土長的大多數台灣人對自己是「怎麼來的」,顯然混沌無知,有些人明知自己的血緣,卻因不願自己與後代被視為「番族」,始終不願意說出自己的血統,這是今日「本土台灣人」最大的悲哀。

(作者輕颺 為退休教師)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