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09自由時報
當知道世足賽確定由荷蘭和西班牙競逐冠軍,一股情愫湧上心頭,歷史要重演了!不同的是舞台從三百多年前的福爾摩沙台灣移到廿一世紀的南非足球場。
上Google搜尋,不管是荷蘭台灣,還是西班牙台灣,都會出現十七世紀、一六二六、一六四二等字眼。台灣南北曾經被當時世界兩大強權佔領統治,最後還上演鬱金香一腳把無敵艦隊踢出台灣的冠軍決賽。
可是大多數台灣人對那一段風起雲湧的歷史大戲並不清楚,在中國化的教育下,好像只有「黃帝唐虞夏商周」對台灣才有影響,才有意義,當然這就是「歷史不分古今,通通都是現代史」的作用。
只要細心留意,可以發現台灣歷史上的這兩個朝代暨其民族背景,對日後台灣人的生活有相當影響:唱一首風吹金髮思情郎的安平追想曲,想到荷蘭船醫和台灣正妹。到紐西蘭(newzealand)旅遊,驀然回首,原來台灣的熱蘭遮城(zeelandia)才是正版大哥級的西蘭城。站在三貂角燈塔眺望東北角美景,瞭解台灣有許多地名,像San
Diego模式,幾百年前就已經國際化了。從番仔火(火柴)、荷人豆(豌豆),到番薑(辣椒)、 紅毛土(水泥),都可看到荷蘭、西班牙的身影。
也許台灣人特有的佛朗明哥熱情,加上積極精明的商業頭腦,就是大航海時代超級強國的遺風吧!
(作者林慶龍 為文字工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