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15自由時報   法院是誰開的?

上一頁 下一頁
 

20100715自由時報   

五月間何智輝涉及貪污案,更一審大逆轉獲判無罪,還大剌剌地放鞭炮張貼標語「沈冤得雪」,這樣的「還我清白」,對照涉案四名司法官捲入貪瀆疑雲,不啻是莫大的嘲諷,雖是個案,卻嚴重衝擊整個司法體系。

「有錢判生、無錢判死」的傳聞甚囂塵上,一直是司法界亟待自清的一道窟窿;即使司法是依據法律、證據審判,不過「自由心證」仍操弄著「法官之心」,這種無形之手正是對法官最大的考驗。

平時大家都義正辭嚴地強調,司法是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但為人詬病的「心證」空間權限太大,同樣的案件,經一審、二審、三審乃至更審,都會出現截然不同的判決,對一些政治案件更影響深遠。

同樣的,社會各界為讓法官有更寬敞獨立審判的空間,堅持貫徹憲法,法官須超出黨派以外,依據法律獨立審判。「黨派」往往是另一道無形的「死間」,或許有人背負著「政黨」的包袱,卻未必以政黨為馬首是瞻,但總是難杜悠悠之口,尤其在藍綠對壘衍生多少爭議性的政治案件,勢必讓更多的司法官難以坦然面對。

類似何智輝案件讓多少司法人員蒙羞,公信力迭遭踐踏,爾後的自清運動在所難免,何不藉此也一併將有關政黨問題開誠佈公徹底解放,讓「轉型正義」真正落實,對「法院是國民黨開的」這樣的「污名化」也藉此擺脫,何嘗不是一勞永逸之計!


(作者黃佳境 為前新聞工作者)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