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26自由時報   白樂崎回憶錄的秘密

上一頁 下一頁
 

20100726自由時報   

白樂崎回憶錄

美國在台協會(AIT)前理事主席白樂崎大使終於出版回憶錄了,書名:The Path to Taiwan’s Democracy(通往台灣民主之路),副標題是:Memories of an American Diplomat(一個美國外交官的回憶錄)。全書二一二 頁,分成十三章,與台灣有關的部分自第六章到最後一章,幾乎佔全書一半篇幅。

白樂崎是台美斷交後的第三位AIT理事主席,也是擔任該職的少數正式職業外交官。他曾出使全世界數十個國家,擁有大使的終生頭銜。年輕時(一九六三年)就來到台灣,在台中學中文兩年,後來又在美國駐台使館任職,娶了一位台灣美嬌娘,成為台灣女婿。

白樂崎在台灣經歷國民黨威權統治垮台,以及台灣走向民主,與當時政治人物蔣經國、黃信介等都有交情。尤其是在一九九○年到一九九五年擔任理事主席期間,親眼見證台灣的民主發展,李登輝當選第一位民選總統。

書中還揭露許多不為人知的小故事和外交內幕。例如:一九五五年他踏入外交界的第一項工作是作傳遞密件的密使(Courier),這項工作有秘密性,限單身男性,經常要旅行各地,被年輕的白樂崎認為是很有趣的經驗。

白樂崎和前總統李登輝相處過很長一段時間,一九九四年五月四日李登輝在夏威夷加油轉機(第十一章),就有長達十三頁的詳盡介紹;也提到後來李前總統成功踏上美國土地,到母校康乃爾大學演講,以及想要從外交部開始「台灣化」,換台灣駐美代表丁懋時為魯肇忠等等。書中還指出,陳水扁前總統並不是第一個被美國指稱的「麻煩製造者」,李登輝的積極改革當時就被美國稱作「麻煩製造者」。

美國外交官出的回憶錄,須經國務院看過,因此有些只能點到為止,但白樂崎在序言中還是出現「被迫」退休的字眼,可見國務院並不反對他的用詞。他也特別註明全書是個人觀點,不代表官方立場;到現在才出書,也是因為國務院對外交官的限制。

白樂崎熱愛台灣,對台灣這塊土地以及人民的感情超乎一般外交官,在協助台灣政府民主化的過程中,甚至時常對美國國務院的中國政策不表贊同。即使退休後,仍經常為台灣仗義執言,台灣人應該感謝這位不退休的大使!

(作者陳如媜 為美國台僑)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