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17自由時報
深陷花博弊案風暴的台北市長郝龍斌,在民調落後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蘇貞昌,選情逐漸不被看好的情況下,採取壯士斷腕手段逼退李永萍副市長等三位親信主動辭職下台後,緊接著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偵組以迅雷不及掩耳的行動對陳水扁前總統的侵占公文案進行傳喚證人與搜索新舊扁辦的工作,兩個原本沒有任何關係的政治動作,似乎已演變成轉移政治焦點的「圍魏救趙」選舉操作。
此時,馬英九用打扁的手法來解救郝市長的選情,是政治雙面刃的禍福難料策略,因為被關了近兩年的陳水扁,同情支持他的人愈來愈多,其一邊一國連線市議員三十五位成員政治聲勢水漲船高,外界預估將有八成五左右的當選率,佔民進黨五都市議員預估當選席位的五分之一,此時,馬英九的打扁行動等於又幫這些挺扁力量的一邊一國連線成員拉抬選情,其結果,可能因此更帶動挺扁民眾的激情動員與團結力量,這對國民黨五都市長與市議員的選情,難道真的會有正面的加分助益嗎?
當然,馬英九與特偵組最近對陳水扁幾近抄家滅族的政治打壓行動,勢必會因此贏得深藍選民的激情掌聲,對國民黨鞏固泛藍選票必有相當大的幫助,甚至因此可以對危機四伏的郝市長發揮轉移批評輿論的政治效應。然而,台灣大部分的中間選民難道會看不出這種選舉花招的政治操弄嗎?難道會接受曾經是台灣第二、三任民選總統的陳水扁,被當作「政治祭品」任予宰殺嗎?尤其是當特偵組身為獨立的司法機關,卻聽從馬英九的指揮淪為「政治劊子手」,司法變成當權主政者的政治御用工具,台灣人民難道能夠繼續忍受這種為鞏固政權而不擇手段壓迫陳前總統基本人權的馬氏領導風格嗎?
(作者陳淞山 為陳水扁辦公室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