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18自由時報   邱連輝和蔣經國

上一頁 下一頁
 

20100918自由時報  

民進黨大老邱連輝走了。邱連輝曾是國民黨員,在當過台灣省議員後,欲參選屏東縣長,未獲國民黨提名,隨即脫離國民黨以無黨籍身分參選,結果獲得縣民支持而當選。當年縣市長共有三位黨外人士當選,除了邱連輝外,另有彰化縣黃石城、宜蘭縣陳定南。

黃石城和陳定南均二任縣長,而邱連輝在競選連任失利後轉而參選立委。黨外時期邱連輝任省議員時,曾和時任省主席的林洋港有過台灣農民的困境攻防戰。由於當年他是國民黨員,卻對黨的指示置若罔聞,導致他被黨中央摒棄。

美麗島事件發生時,邱連輝原榜上有名,卻被蔣經國將其名摘除,因而使他免去了坐美麗島的大牢。邱連輝之所以受到蔣經國的注意,原因係其對當時台灣農民的生活備感關懷,這也是受蔣經國器重的原因之一。邱連輝曾被二度召見至蔣經國當年在台北市長安東路十八號官邸作客。到了蔣經國參選總統連任時,為了副總統人選(當年呼聲最高的是林洋港及李登輝),蔣經國再次邀邱連輝至總統府徵詢其對兩位的意見。

邱連輝被邀至總統辦公室後,蔣經國命辦公室所有人員離席,並就林洋港、李登輝的先前事略作垂詢,邱連輝以知無不言的態度,將林洋港及李登輝的就學與從政分析給蔣經國作參考。

邱連輝說,林洋港及李登輝早年均留日,對於日本的政情及國際觀有所涉獵,而且林、李兩人均曾任省主席及縣市長,在從政過程林洋港較早,而李登輝較遲,不過在國際觀上,李登輝因留美康乃爾大學,在美國人的眼光中對李登輝評價較高。邱連輝指出,台灣的經貿靠日本,但在國際及軍事方面則以美國為依靠,包括軍購,由於留美之故,美國方面較傾向李登輝。

蔣經國當時聽取邱連輝的建言時頻頻點頭,但未作任何意見。當邱連輝說到李登輝較有高瞻遠矚的國際觀時,蔣經國突然拍桌大叫一聲「對啦」,後來便結束這次秘密的徵詢談話。之後,蔣經國提名李登輝為副手。

蔣經國和邱連輝結束談話後,曾向邱連輝叮嚀,今天的談話務守秘密,絕不能對外洩露。邱連輝如釋重負的離開總統府。蔣經國逝世後,邱連輝在一次和筆者閒談時,始提起這件未曾曝光的秘聞。如今蔣經國、邱連輝先後作古,提起這段往事,應不違邱連輝對蔣經國信守諾言的立場。

邱連輝那份客家的硬頸及執著的精神令人懷念與欽佩,他為台灣民主努力,功成身退後,在屏東老家過著含飴弄孫的日子。可惜,這位民主前輩未能再見到台灣自由民主的最後果實。

(作者黃俊仁 為資深媒體工作者)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