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27自由時報
歷史雖然不會重演,類似的悲劇卻經常發生。人類常常為了貪圖眼前的小利而忘了未來更大的威脅,短視近利的結果,往往是培養出一個強大的對手,最後反噬自己。最近跟中國有關的一些動作與國際事件,例如中國積極向外擴張,尤其在非洲、東協、南美投下巨資,以確保能源、原物料來源,增加外交影響力,抗拒人民幣升值、中日釣魚台事件等,在在讓人感受到在「和平崛起」的漂亮名詞背後,顯然隱藏著一個可怕的圖謀,那就是中國霸權的再起。令人憂心的是,中國仍是一個獨裁專制國家,缺乏民主政治的理念,與尊重自由多元的普世價值,因此一旦其霸權形成氣候,恐怕就是人類陷入浩劫的開始。
中國憑藉著累積三十年的出口盈餘,開始將其經濟影響力運用在國際政治上,包括對國際社會與台灣,而使用經濟手段達成目的,其威力不下於發動戰爭,卻能使人在渾然不覺中,陷入「溫水煮青蛙」的困境中,無異是以最低成本與最小衝突建立霸權,達到操控國際社會的目的。最可怕的是,「溫水煮青蛙」是一種量變造成質變的過程,完全符合共產黨的統戰理論,先施予小利,鬆懈對方的防備,卻暗中不斷加添柴火,終於冷水被煮沸了,青蛙卻完全無力跳出鍋子,命喪黃泉。
以人民幣升值議題為例。中國明明累積了天文數字的外匯存底,而且主要來自於對美的貿易出超,已經造成美國的失業率居高不下,國債餘額飆高,經濟陷入泥淖,甚至有二次衰退之虞,因此人民幣確實應該升值,才能舒緩中美貿易嚴重失衡的狀態。因此美國要求人民幣升值並不過分,其他國家如日本、韓國,對美出超都遠不如中國,幣值對美元卻都大幅升幅,中國豈可獨善其身,不管他人死活?況且,美國是全球經濟成長的主要引擎,如果美國經濟失去了動能,全球經濟恐怕缺乏牽動的力量,而一起掉入低迷谷底,就像次貸風暴席捲全球,引發全球金融海嘯一樣。孰料中國根本只重自身利益,一再抗拒人民幣升值,溫家寶辯稱若是人民幣升值二十%,大量中國企業會倒閉,導致社會動盪,因此只小漲二%虛應故事。尤甚者,由於中國是美國國債最大買主,因此放話美國若再施壓,將大量賣出美國公債,引發美國的債信危機,讓美國投鼠忌器。
在釣魚台事件中,中國更充分應用經濟作為籌碼,主要是停止中國觀光客赴日與稀土輸日。日本由於長期內需不振,自二○○○年開放中國觀光團赴日,今年才開放個人自由行,短期雖然提振了觀光效益,但是一旦遇到攸關國家利益與主權的衝突,觀光客反而成為中國用來威脅日本就範的籌碼。而稀土問題更是日本致命的弱點,稀土大量運用於高科技、綠能與軍事武器,是一種關鍵元素,但日本是高科技國家,卻無礦藏,且大多仰賴中國進口,鄧小平說過「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視之為戰略物資。換言之,日本有兩大要害被中國掐住,此次釣魚台事件的屈辱,可謂早已注定。
何以中國霸權崛起,係其他國家短視近利的結果?其實,中國這二、三十年經濟成長的動能,絕大部分來自外資與台商的挹注。為了降低成本,歐美日等先進國家企業紛紛前進中國,而台商更是大舉西進,此舉固然使企業短暫獲利,卻把中國培養成製造業大國,迅速壯大,成為各國企業的最大競爭對手。
其實,在中國霸權崛起下,最該憂心的是台灣,其他國家與中國的競爭只是一場商戰的輸贏,涉及利益得失,而台灣卻攸關國家存亡。中國以經濟作為籌碼對付美國、日本,看似新的把戲與玩法,其實早已對台灣如此下手了。中國從馬政府上台後,已展開「買台灣比打台灣更划算」的新部署,暗地裡雖然依舊增加對台飛彈,表面上卻不再提武力犯台,反而高唱兩岸經濟共存共榮的調子,不斷釋出經濟假利多,而馬政府樂於隨之起舞,亦步亦趨,像是被外表光鮮亮麗的愛情騙子騙得昏頭轉向的無知少女,如果再不覺悟,台灣人民恐怕落得人財兩失的悲慘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