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10自由時報

從香港來台環島寫台灣夢想的鄧小雨(右),九日採訪用原住民歌聲寫夢想的馬彼得校長(左)。 (記者陳鳳麗攝)
〔記者陳鳳麗/南投報導〕香港文字工作者鄧小雨在台灣走了大半圈,環島採訪勇於追求夢想的台灣人,她走了一趟在台灣終老的爺爺走過的路,被台灣人滿滿的愛所感動,擬以中英文撰寫「台灣夢想」一書。小雨說,台灣的聲音和豐富多元文化應該讓世界更多人聽見、看見,不要只仰賴中國,否則將降低台灣的素質及特色。
現年卅一歲、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的鄧小雨,祖父鄧德音在民國三十八年跟隨國民政府軍隊來台,並在台灣終老,從未見過祖父的她,一直想到台灣,走一趟祖父去過的地方,感受台灣味道,接觸他所接觸的台灣情懷,在台灣與祖父隔著時空團聚,這樣的念頭,讓她決定寫一本「台灣夢想」,不但有中英文版本,還要作成電子書,記錄台灣活潑熱情的生命力,以及勇於追夢的台灣精神。
本月二日抵台,從台北縣三芝鄉出發往東走的小雨,打算用十二天時間採訪五十個認真實現夢想的台灣人,九日她走到台灣的中心—南投縣,透過本報記者協助,與「夢想全世界聽見玉山唱歌」的信義鄉羅娜國小校長馬彼得對談。
鄧小雨 要讓世界看見台灣
兩年多前創辦原聲音樂學校與原聲兒童合唱團的馬彼得,希望藉由音樂學校,實現下一代原住民建立新價值,並藉由原鄉歌聲讓世界聽見台灣的夢想。馬彼得一步一腳印地實現夢想的歷程,讓小雨感動不已。
小雨說,她採訪好多位認真追夢的台灣人,像馬彼得校長、嘉義縣「愛樂夢工廠」蘇泰榮老師、台南「赤崁糖」吳易隆、屏東縣原緣文化藝術團長柯麗美……,每個人都真心地愛這塊土地,不計算利益,這種「台灣精神」在台灣各地滿地開花,讓人感動之餘,更覺得要讓世界更多人看到及感動。
在香港長大的鄧小雨,過去讀了很多有關台灣的歷史書籍,如今深入踏遍台灣的土地;她說,台灣過去四百年被利用、被犧牲,世界欠台灣一個公義,台灣人善良熱情及滿滿的愛,以及豐富多元的文化,應該大聲地向世界宣告,更要讓世界看見,不要只仰賴中國,否則將降低台灣的素質及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