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18自由時報   縮小貧富差距馬政府治標不治本

上一頁 下一頁
 

20101018自由時報   

馬英九總統執政近兩年半,其主要選舉訴求之一的「六三三」,其中經濟成長率六%部分,因去年為負成長比較基期偏低,而出現今年大幅成長假象,可望於今年達到目標,但總體而言,推動經濟發展的表現,仍然不及格。嚴重的是,馬政府非但無法兌現振興台灣經濟的承諾,更因政策失當,造成貧富差距加劇,失業率居高不下,房價狂飆,升高了庶民的痛苦指數,形成「一個台灣、兩個世界」的荒謬景象。

在馬政府執政下,台灣貧富差距愈拉愈大,根據主計處公布最新調查顯示,去年國內所得最高的前二十%家庭群組,平均每戶所得為一百八十二萬五千餘元,而所得最低的後二十%家庭群組僅有二十二萬二千餘元,兩者差距倍數高達八.二二倍,創下歷史新高。相較於去年的七.七三倍,台灣貧富差距顯然正加速惡化。另一方面,失業率偏高的現象始終無法改善,今年平均失業率預估五.二九%,與馬總統達成失業率降至三%的承諾,顯然仍有遙遠的距離。加上,近年房價飛漲,大台北地區寸土寸金,一般中產階級若無長輩奧援,根本買不起台北市房子,即使勉強以高額貸款購屋,未來恐必須花用大部分所得支付房貸,致而削減其他開支,嚴重降低生活品質,一輩子過著屋奴般的生活,民怨因之幾近沸騰。而馬政府一方面不斷空喊一些漂亮口號,如「苦民所苦」、「消滅貧窮」,試圖以感性訴求麻痺人民的痛苦,一方面則如蒙古大夫亂開處方,不但治不了病,甚至可能造成病人病情加劇,一命歸西的悲劇。台灣的現狀,就是在馬政府這個蒙古大夫的診斷下,逐漸走上不歸路。

在此試舉最近的例子,便可為馬政府治國無能做最好的見證。首先,馬政府為了回應社會團體的要求,平抑民眾購屋的痛苦指數,最近將標出國有地的地上權,讓建商興建公益住宅、社會住宅,只租不售,提供一般民眾居住。此議看似立意甚佳,但在馬政府的執行下卻完全走了樣,例如台北市標出的內湖區銀髮族公益住宅,八至十二坪的空間,月租最高達到三萬元,這算是哪門子的公益住宅?更荒謬的是,馬政府還規劃位於台北市精華區的空軍總部蓋社會住宅,被外界批評是在蓋小帝寶。此事可以看出馬政府只會做表面功夫,欠缺做事的變通能力。坦白說,既是公益、社會住宅,乃為滿足弱勢者所需,何須蓋在首都的精華地段?蓋在這種地段,成本勢必昂貴,租金絕難壓低,即便政府吸納差價,也蓋不了多少戶,租不了多少民眾,如此一來,民眾承租社會、公益住宅,便會像國宅抽籤一樣,中籤者像是中樂透,天上掉下一筆財富,失去了落實社會公平的意旨。因此,何不乾脆把這種精華地段土地出售,然後以出售所得在更便宜地段買下十倍大的土地,不是就能蓋更多房子,滿足更多民眾的需求?

再則,為了解決失業率,治本之策在振興產業,才能創造出更多的就業機會,但馬政府一方面鼓勵企業西進,一方面推出各項短期就業方案,除了政府大量僱用臨時工,並補貼工資讓企業僱用員工,企圖美化失業數字。據審計部統計,去年政府至少砸下二百億元搶救失業率,今年以來,政府部門更不斷增加僱用臨時工,八月份為止,政府部門整體僱用人員已達一百零五萬八千人,較金融海嘯前大增近十萬人,確實發揮美化失業數字的效果。但政府資源有限,債務快速累積,必然無法長期支持就業補助,因此這種短期補助方式,如同飲鴆止渴,不但救不了失業者,還讓平均薪資水準被拉低,造成現今民眾的薪資待遇,實際上已倒退回十三年前水準。所以,以補貼方式創造出大量的臨時工作,並非解決失業問題的良策,只是在解決馬政府搖搖欲墜的政治支持度罷了。

總之,解決台灣的問題,只有振興本土產業這個不二法門。而欲振興產業,就應提供各種租稅優惠、提高行政效率,獎勵創新、研發,讓企業願意留下來打拚,才能真正創造就業機會,提高民眾所得,提振內需市場,自能達到縮小貧富差距的效果。若是像現在的馬政府,只會寄希望於中國,那不僅將帶來一場政治的浩劫,經濟上之崩盤,恐亦為時不遠了。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