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30自由時報
台灣電影代表團日前在東京影展遭受委屈一事,國人除了在憤慨與難過之餘,也應從中國官方的回應,理性思索一些兩岸政治問題的本質。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道:「對於台灣參與國際活動的問題,我們的原則立場是,在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前提下,可以通過兩岸務實協商,做出合情合理的安排。」
莫非未來台灣凡參與國際活動全部都要透過兩岸協商,才能有所謂「合情合理」的安排嗎?馬朝旭言下之意聽來是因為兩岸沒有在東京影展前協商,導致「一中一台」的情況出現,因此江平才會脫序演出,也就是對於江平的反應不置可否。
不只是中國外交部這樣回答,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楊毅也說:「東京影展出現的風波,可能是當事各方溝通不夠所致,由此引發的狀況是我們不願看到的。」倘若把馬、楊的話前後連接起來,顯見中國官方認為此事必須要做到事前「協商」、「溝通」。可見兩岸政治本質,並沒有隨著經濟與文化的交流而有改變。
首先,這樣的回應除了毫無認錯的成分外,也再次否定了馬總統念茲在茲的「九二共識」(即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對照馬朝旭的發言,我們也明白在中共中央政策裡,中華民國是毫無空間的,因此江平的說法又怎麼會是個案?中方對台的政策即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這個脈絡及立場是既清楚又明白的。
其次,台灣人民不分政治立場對於此事件,皆同仇敵愾譴責中國的失禮與無理,可見台灣人民並不認同中共對台立場。在此呼籲所有處理兩岸問題的官員,必須考慮「台灣意識」納入政策思考之內。
其三,外交休兵倘若換來的是北京當局更加限縮台灣地位,那麼馬政府當思索,要如何面對兩岸國際地位更加不平等的局面,守住台灣國家利益。
(作者楊懿珊 為台灣智庫副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