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24自由時報   馬政府的「外交休兵」面臨挑戰

上一頁 下一頁
 

20101124自由時報   

根據外電報導,我國邦交國薩爾瓦多的總統傅內斯,在該國舉行的中國商展活動上表示,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符合薩爾瓦多的國家利益。傅內斯總統的意思,應該是基於經濟的考量,這是他為薩爾瓦多國家利益的著想,外人無法置喙。但傅內斯總統的意思表達,卻狠狠地打了馬英九總統「外交休兵」一大巴掌。這又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外交休兵」把台灣搞得進退失據,邦交國的全面鬆動只是早晚的問題罷了。

馬英九的「外交休兵」,乃是極為不負責任的作法,也與他本人的政治論述互相矛盾。首先,任何國家,不論大小強弱,都必須在外交領域積極努力,俾在瞬息萬變的國際情勢中,確保並擴大國家利益。兩年多來,所謂的「外交休兵」,美其名降低了台海緊張,但台灣則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那就是,台灣的主權地位也逐漸稀釋,連國際友人都以為台灣已接受自己是中國的一部分,或未來的中國的一部分。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的邦交國會見異思遷,不難想像。

其次,馬英九反覆解釋,「一個中國」是指中華民國,主權及於中國大陸。反觀,中華人民共和國則稱,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既然如此,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就是一場你死我活的鬥爭,國共都在搶奪中國代表權。這種論述的合理推論,應該是兩蔣時代的「漢賊不兩立」,而不是馬英九幻想的「互不否認」。如果馬英九「外交休兵」,北京必定會「外交出擊」,最後讓台灣徹底喪失國家人格。

現實上,馬英九的政策作為,便是如此自我毀滅。馬英九捨棄申請以國家名義加入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反而經由北京同意的宗主國模式,以「中華台北」的名義參加國際組織活動。兩岸航線、國共簽署的十四項協議等,悉皆被北京定位成國內關係,也就是,馬英九被迫吞下「一個中國原則」,卻未被允許任何「各自表述」的遐想。當馬英九還在幻想「互不否認」時,國際社會已經認知他所承認的,台灣與大陸同為中國的一部分了。「九二共識」的欺騙性,便在這裡。

上述薩爾瓦多總統傅內斯的意思表達,對台灣而言又是一顆潛在的不定時炸彈。不過,馬英九聽來也許不以為意,因為他多次在邦交國領袖面前稱,兩岸關係改善同時,雙方都有默契,不去爭取對方的邦交國,台灣也不會反對邦交國與中國大陸發展非官方關係。所謂的「外交休兵」,從捍衛主權到經濟援助,馬英九全部消極以對,中國還需要挖台灣的邦交國嗎?馬政府視中國為宗主國,台灣的邦交國還需要跟台灣繼續維持正常的外交關係嗎?

長期以來,台灣的外交處境十分特殊,必須以堅定的主權國家論述,才能讓國際社會體認到,二千三百萬人對台灣的國家認同,以及捍衛獨立現狀的意志。相對於專制中國,這是台灣所擁有的民主優越性。這也是為什麼,儘管中國企圖併吞台灣,且出之以威脅兼利誘,國際社會仍表示尊重台灣人民的選擇。而今,一意孤行要走「終極統一」之路的馬英九,卻在加緊腐蝕台灣的民主優越性,意圖讓國際社會聽不到台灣真正的聲音,而代之以國共私相授受之「共識」。

現階段,如果馬英九的「外交休兵」,換來中國將打壓台灣生存空間之舉化明為暗,那也不過是中國利用馬英九自我感覺依舊存在,而北京早已視之為消滅的中華民國,當作把跟中國無關之台灣連結到中國的方便措施罷了。馬英九在外交上無所作為,等於讓台灣的國家主權安樂死,以便未來中國順理成章接收台灣,這種「無所作為」正是最可怕的「作為」!今天,馬英九吹噓台海無戰雲,四年任滿猛回頭他將發現,台灣的國家主權已蕩然無存。至於不想當亡國奴的人,幾天後就有求變的機會,大家一起來尋求改變!大家一起來棄馬保台!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