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25自由時報   保台非保黨

上一頁 下一頁
 

20101125自由時報  

李前總統直言「棄馬保台」不是保民進黨,國民黨的人也可以出來!此話一出,讓貫於陷入藍綠思考邏輯的人不得其解。「棄馬保台」如果不是單單指向保民進黨,為何提出的時間點是在綠營主辦的反ECFA大遊行上?又為何和其堅定支持民進黨「五都全贏」的政治立場呼應?

李登輝其實已說清楚:所謂棄馬保「台」,是指保「台灣的民主」與「台灣的認同」,而非保特定政黨、特定政治人物。任何政治人物在認同台灣的基礎上,只要有公義的精神、疼惜老百姓的心,肯為台灣的民主自由打拚,都是支持對象,然而一旦政治人物受其政治野心或私利私慾所誘而變質,又或偏離台灣國家認同軌道,那麼我們就要「改變」選擇,不應再予盲目支持。對於扁和馬,所持的檢視標準都相同。對李登輝稍有認識的人都知道,影響他一生最重要的三本哲思作品,其中哥德的《浮士德》與卡萊爾的《衣服哲學》,強調的正是「自由之土、自由之民」的最終追求,以及隱藏在表象的形式與制度這件外在衣服,那裡面不動的「本質」。

同樣地,「棄馬保台」的本質就是民主與認同。馬政府不顧民意反對並否決在野黨公投提案,強行要與中國簽訂ECFA,根本違反民主。「五都全贏、棄馬保台」,正是反對ECFA的不民主,及其背後一中市場的政經意圖,群策群力追求台灣「自由之土、自由之民」的永恆價值。



(作者陳麗菊 為智庫專員)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