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28自由時報
在今年三月北韓擊沉天安艦之後,南北韓近日交火再度引發關注,討論焦點集中在衝突發生的原因與對未來的影響。多數專家認為,此次衝突的肇因為北韓為了爭取更好的談判籌碼、北韓為了報復南韓近期的軍演,也可能是平壤為鞏固金正恩的接班地位。這些評論針對的是衝突事件,而忘了問為何集權獨裁的北韓,在共產勢力於上個世紀末瓦解後,在製造如此多國際麻煩後,依舊活的好好的?
學界有相當多關於「獨裁政權為何瓦解」的說法,一般認為若要瓦解平壤政權,需要來自內部或外部的力量。內部力量包括中產階級、公民運動、媒體、政黨的發展;外部的力量包括,因國際交流而引發民間對獨裁者的不滿,以及外國武力進犯或經濟制裁北韓,以推翻金氏家族的政權。
在北韓,內部力量難以凝聚與崛起。北韓剝奪了公民擁有私產的權力,以至於中產階級無法崛起;北韓也透過教育灌輸人民平壤政權的偉大,以及外國勢力的邪惡;平壤也透過優勢武力,監控民間活動,並嚴厲懲罰異議份子與民間勢力,以嚇阻反對聲浪。
外國的影響也很難發揮效果。平壤嚴密地限制人民與國外的交流,使得北韓人無法窺知世界潮流,民間無法透過國際比較,感受到政治獨裁與經濟落後的苦果,因而難以形成追求民主與進步的氛圍。另外,國際聯合制裁北韓常在聯合國安理會遭到中國與俄羅斯反對而弱化或作罷,南韓與日本也常因內政考量,對北韓伸出援手,對北韓來說,國際制裁並沒有說服力,反而被平壤視為紙老虎。
再者,國際制裁的受害者常是北韓人民,而非統治集團。在不需要人民背書就能執政的獨裁政權中,人民餓死無關緊要。若是國際制裁能針對金家政權,將其資產凍結,則更能打到獨裁集團痛處,影響其政策,美國幾年前就曾經因為凍結金正日海外帳戶,迫使平壤在短時間內上談判桌。在未來更重要的是,制裁必須塑造出讓北韓害怕的效果。
在北韓內外都無力量牽制金氏家族下,北韓製造此種小衝突的場景將在未來不斷地出現。
(作者陳宗巖 為政治大學亞太研究博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