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25自由時報
從馬英九接受「一中各表」以來,中國在國際社會矮化台灣的例子不勝枚舉,菲律賓政府把涉嫌犯罪的台灣人民遣送到北京接受審訊即是最近的例子。馬政府在「一中各表」下早就與北京在終極統一的目標方面有了「共同的語言」及作法,如果說馬英九還能得到選民的認同並繼續支持他連任,說實在,民進黨的台海兩岸政策再怎麼表述恐怕也是徒勞無功。
因此,民進黨不應也不必迴避這個關係台灣千秋大業的政策表述。陳前總統在2002年提出台海兩岸是「一邊一國」,雖然造成與美國關係的緊張,但並沒有影響民進黨在2004
年總統大選的得票數。李前總統於1999年提出台海兩岸的關係「至少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早為台灣的國家定位指出一個方向。
因此,民進黨應明確的表述台海兩岸關係就是「一邊一國或至少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這就是台灣的「核心利益」。也延續了過去台灣派國家領導人所擘劃的台灣方向。
中國的文攻武嚇自可預期,但在全球化經濟互賴情況下,中國若只因民進黨的台灣國家主張就要訴諸武力,恐怕也會傷到自己更不會被國際社會所認同。因此問題的癥結不是民進黨對台灣國家地位的表述,而是民進黨必須要更有智慧與耐心的和支持台灣的國家有更好的溝通並與中國政府周旋。
至今民進黨籍的縣市首長、立法委員在許多民間組織的執政績效評比方面都名列前茅。選民並沒因為民進黨主張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而不敢投票給民進黨。相反的或許選民也看清了台灣在馬英九接受一中之下愈來愈不像一個國家,加上執政的無能而讓貧富差距持續的擴大等問題,因而在過去的選舉中一次又一次的讓民進黨再站立起來。
最近中東國際局勢在變,中國茉莉花革命也開始萌芽,民進黨台海兩岸關係的配套表述,就是強調願與中國人民及政府平等合作、和平共榮,支持中國發展成為新興的民主工業化國家。民進黨就當然沒有不能接觸的中國人民,包括其政府官員及中國追求民主的人士。自由、民主及公義就是台灣價值。
民進黨若在台灣國家地位的問題閃爍求利,非但贏不了國際社會的尊敬及也得不到選民的支持。民進黨要思考及強化的是除了要求全黨及從政同志更加的努力表現外,繼續堅持及維護民進黨對台灣是一個民主公義的國家並在國際社會追求台灣的尊嚴之立場才能真正感動人民,於2012年贏回政權永續經營台灣。
(陳文賢 政大台灣史研究所教授)
|